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对大兴安岭中段突泉盆地中出露的高Mg#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激光全熔40Ar/39Ar测年及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该组火山岩成因、岩石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突泉盆地高Mg#火山岩为一套中酸性岩石,化学成分显示其主要为安山岩与英安岩.岩石激光全熔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年龄为136.0±2.0 Ma,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总体表现出了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57.50%,A12O3≥16.66%,MgO<3.31%,Mg#>45,贫Y(平均值17.53×10-6),贫Yb(平均值1.84×10-6),高S(r>534×10-6),高Ba(789×10-6925×10-6);Sr/Y=22.71925×10-6);Sr/Y=22.7173.54,Y/Yb=8.9573.54,Y/Yb=8.9511.32;REE分异明显,富集LREE,亏损HREE;无明显Eu异常(平均Eu/Eu*=0.94).该套高Mg#火山岩可能是加厚基性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底侵的基性岩浆混合的产物.结合大兴安岭中生代盆岭构造演化的特点,突泉盆地早白垩世高Mg#的埃达克质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闭合造山阶段碰撞构造背景,岩浆源区性质主要归因于增厚的造山带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这首题刻在故宫御花园"松石"上的诗赋,体现了作者乾隆皇帝对硅化木的朴素认识,赞美了天工造物的神奇,歌颂了硅化木的坚韧品格。硅化木以木为形,以石为质,是地质历史时期植物茎干通过渗矿化作用形成的一类植物化石。兴废关天数不肯化尘埃——木化为石的坚守亿万年前的地球上生长着茂盛的森林植被,尽  相似文献   
14.
位于松辽盆地东北部的孙吴—结雅盆地是横跨黑龙江的中、新生代断坳叠置型陆相残留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目前实际油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揭示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及演化特点,笔者在孙吴—结雅盆地3个主要断陷内,利用4口钻井资料进行了地层的精确划分与对比,恢复各时代地层的沉降--隆升史曲线。研究表明,自晚侏罗世晚期形成以来,盆地经历了3次沉降和2次隆升。盆地所经历的2次较大规模的隆升年代分别为103.4~93.9 Ma和42.3~23.0 Ma(北部为33.9 Ma),其后期隆升时间明显长于前期,隆升幅度也大于前期。盆地的主体沉积形成时间为109.8 Ma。孙吴—结雅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伸展断陷、构造反转、整体坳陷、晚期反转和差异升降等5个阶段,造就了现今盆地的下断上坳、隆坳相间的盆地基本构造结构和格局。  相似文献   
15.
鹿乡断陷近年来虽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该区存在多物源方向交汇、沉积体系划分不清晰;而经典的物源分析方法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笔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重矿物的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研究区砂岩等厚图,对鹿乡断陷双阳组各段的物源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双阳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西南、南部和东部3个物源方向;在双阳组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东部、南部、西南和西北4个物源方向;在双阳组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东部和西北部2个物源方向。双阳组沉积时期,西北和南部方向物源的沉积物供给呈现"弱--强--弱"的变化特点,东部方向物源的沉积物供给不断减弱。沉积体系的规模受控于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6.
辽宁金羊盆地羊D1井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羊D1"井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火山岩中见多处油气显示,取得了油气新发现。对该井已发现的2件油砂样品中的原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2个油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现为链烷烃呈现出单峰态的分布,主峰碳数分别为C_(21)和C_(22),无明显奇碳数优势,姥植比值低;萜类化合物表现为,三环萜烷以C_(23)为主峰呈正态分布,C_(24)四环萜烷与C_(26)三环萜烷丰度相当,伽马蜡烷含量较高;甾类化合物表现为规则甾烷相对含量关系为C_(27)C_(29)C_(28),以C_(27)甾烷占优势的不对称"V"形分布。这些指标总体指示,原油为成熟油,对应烃源岩沉积于偏还原性的湖相环境,母质来源主要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陆源高等植物也具有一定贡献。通过和周边的北票组烃源岩进行油岩对比研究发现,油砂样品中的原油可能来自于盆地内下伏的下侏罗统北票组烃源岩的贡献。研究结果说明,北票组在金羊盆地分布广泛,其烃源岩可能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金羊盆地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北部地区下白垩统沙海组木化石进行的木材解剖学及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木化石均为硅化保存的松柏类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分别属于Protocupressinoxylon、Protopiceoxylon和Xenoxylon等3个分类群.当前木化石新材料生长轮清晰,早晚材比率在0.84~64之间,年平均敏感度在0.23~0....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中段突泉盆地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岩石,化学成分显示其主要为粗面安山岩、粗面英安岩、英安岩与流纹岩.岩石激光全熔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为138.0±3.0 Ma,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从中性→中酸性→酸性岩,稀土元素总含量分别平均为117×10-6、136×10-6、131×10-6;(La/Yb)N平均为6.38、7.62、6.27,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分别平均为0.88、0.85、0.40,具有负Eu异常.各类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与地壳配分曲线接近一致,为一套壳源岩浆系列火山岩.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资料,该组火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在不同区段具有差异性,而突泉盆地玛尼吐组火山岩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碰撞阶段加厚的造山带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建设屯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248.4±4.8 Ma).该套火山岩为一套中性-中酸性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Na2O/K2O平均值为2.04,富钠低钾;A/CNK=0.81~1.40,A/NK=1.48~2.50,为准铝质-过铝质中酸性岩石;Sr>300,Yb=1.37~2.91,δEu平均值为0.62,显示了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始岩浆应形成于加厚下地壳榴辉岩相物质部分熔融作用.结合同时期建设屯埃达克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建设屯火山岩应是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缝合带闭合后,碰撞造山初期加厚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大兴安岭西部乌兰盖盆地南、北缘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激光全熔40Ar/39Ar测年及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成因与地质意义。乌兰盖盆地南、北缘的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中性岩(安山岩)与酸性岩(流纹岩)类,各类岩石总体激光全熔40Ar/39Ar定年结果为(151.8±1.5)~(120.2±1.8) Ma,说明其形成时代总体为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岩石总体为一套钙碱性系列到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中性至酸性岩石组合,各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壳源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它们应来自于地壳物质局部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系列。该套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闭合碰撞造山构造背景,在早白垩世151.8 Ma左右区内曾发生地壳加厚的造山过程,其岩浆深部动力学背景与岩浆源区的性质主要归因于增厚的造山带下地壳发生的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