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研究自治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给出该系统为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和2个新的充分条件。其充分条件在理论上比Красовскийб-арбашин定理更一般,条件的验证比LaSalle不变性原理更方便。最后,给出示例说明新充分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吐鲁番和哈密的1︰25万国际标准分幅为试验区,通过综合分析盖层介质性质和雷达数据参数特征,分析了沙砾、黄土、盐碱地和新降积雪等不同介质覆盖区的雷达图像信息构成模型和影象特征,为微波遥感信息提取和区域地质填图解译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孙卫东  李毅 《新疆地质》2004,22(4):391-394
在新疆阜康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中应用了“资源 1 号”卫星遥感数据.利用 ERMAPER 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资源 1 号”遥感卫星数据 CB 和同一调查区的 TM 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研究,评价了“资源 1 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资源 1 号”卫星 CCD 相机数据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部分可替代 TM 数据,在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及其它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4.
“生态水层与生态水”概念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水层”与“生态水”概念是针对植被在水文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是水文地质研究向生态环境研究的拓宽。它的研究将可能对水文循环的系统量化研究、降水分配量化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5.
西太平洋分布了全球大部分的洋内俯冲带,也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勘察加(Kamchatka)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北部(51°~60°N、155°~164°E),是全球环太平洋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勘察加岛弧岩石地幔源区性质、熔融过程、岩浆结晶分异及熔/流体交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1)勘察加岛弧前缘火山和中部火山的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而弧后区域则存在较为富集的地幔贡献;(2)勘察加岛弧不同区域的地幔源区流体性质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从前缘火山至中部火山,地幔熔融程度逐渐降低;(3)勘察加岛弧不同区域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且,沿穿弧剖面某些元素或同位素(如δ11 B)表现出系统变化的特征,反应了俯冲板片流体通量和流体性质的差异;(4)勘察加半岛部分多期次火山(如Klyuchevskoy火山)地球化学成分复杂,可能反应了源区熔融条件的不同和岩浆结晶分异过程;(5)勘察加岛弧北部与阿留申岛弧近直角相交,导致异常的构造背景,促使该区域形成了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岛弧岩浆。  相似文献   
146.
商南县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商州—丹凤断裂以北,出露面积超过20 km2,是中国境内出露最大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并以侵位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等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明显亏损特征,同时不相容元素(从Rb到Nb)和LREE等元素相对HREE富集;纯橄榄岩的PGE含量明显低于方辉橄榄岩。与典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对比研究,认为该岩体是经过熔体渗滤过程形成的纯橄榄岩体。  相似文献   
147.
可控震源参数选择及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选择可控震源的扫描长度和震源台数、振动次数以及扫描频宽等参数,指出采用数台可控震源组合,增加扫描的总时间和利用相关技术是提高可控震源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方法,也是可控震源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8.
三维地震勘探在解决诸如小断层、小构造、煤矿采区陷落柱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不同,有时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需要与其它物探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以济三煤矿十四采区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勘探相结合,探测采区的断层及煤层顶板上100m内的岩层富水体的方法、特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9.
矿物红外发射光谱随粒度与发射角的变异是热红外地质遥感中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温度与发射率反演以及矿物信息提取均需要考虑发射光谱的变异.常规实验室矿物发射光谱测量技术难度较大, 限制了对矿物发射光谱变异规律的深入研究.利用Hapke岩矿辐射传输模型对石英、白云母和钙长石3种矿物的发射光谱进行了模拟, 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光谱进行了对比, 总结了矿物发射光谱随粒度、发射角的变异规律, 分析了Hapke发射率模型存在的问题.Hapke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矿物发射光谱整体谱形与主要光谱特征及其变异规律, 但在某些光谱细节上与实测光谱仍有一定差异, 其原因可能是模型中矿物介质中多次散射辐射为“各向同性”的假设所致; 随粒度增加, 吸收特征会增强, 且位置可能发生漂移; 随发射角增加, 发射率逐渐减小, 透射特征和吸收特征逐渐增强, 但光谱的整体形状和透射特征、吸收特征、克里斯琴森特征的位置与形态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0.
西藏东缘玉龙斑岩铜矿带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斑岩铜矿带。玉龙斑岩铜矿床位于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北延,主要由5个含矿斑岩体组成,从NW往SE依次为玉龙、扎拉尕、莽总、多霞松多及马拉松多。玉龙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体锆石LA-ICP-MS U-Th-Pb年龄表明含矿斑岩体形成时代在41.2~36.9 Ma之间,含矿斑岩形成时代从NW往SE逐渐减少。含矿斑岩活动时代和红河-哀牢山及其北延的走滑断裂活动时代一致。含矿斑岩体年龄变化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含矿斑岩体形成受走滑俯冲构造控制。含矿斑岩体锆石Ce4+/Ce3+比值较高,表明含矿岩浆为高氧化性岩浆。岩浆阶段岩浆中的硫多为氧化硫,而成矿时则为还原硫占优势的还原环境,因此,岩浆演化晚期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系统从氧化硫占优势的氧化环境还原成还原硫占优势的还原环境,为斑岩铜金矿床形成提供充足的硫源,在成矿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