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57篇 |
海洋学 | 1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探空、地面加密等资料,对热带气旋“天鹅”的θse、涡度、散度、水汽、垂直运动等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热带气旋的一些结构特点,如暖心结构和对流的加强,涡度的圆形对称结构,垂直运动的强不对称性,水汽的辅合与输送等等。这些结构特征的揭示对深入认识和研究热带气旋的特点和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的资料。对登陆后的降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利用芳烃化合物抗风化、抗生物降解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展金组烃源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检测出的芳烃化合物中,以菲系列为优势主分,其次为三芴系列、萘系列以及联苯系列等,芳烃化合物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前锋型特征。根据芳烃化合物组成以及相对丰度,认为展金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但联苯系列、荧蒽、芘、苝系列等化合物的检出,表明陆源植物对有机质的来源也有贡献。菲系列化合物的高含量、芴系列相对含量占优势以及沉积环境判别图等,综合显示出烃源岩形成于还原条件下的海相环境。利用MNR、DNR1、Rca、TNR1、TNR2、Rcb、Rc、Ro(K4,6,%)、Ro(K2,4,%)等多个指数对烃源岩成熟度进行判断,认为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未达到高成熟阶段,这与实测Ro值所吻合。 相似文献
125.
西藏北羌塘盆地索瓦组底界可对比为上侏罗统,关于该组上界能否达到下白垩统还需证实.半岛湖地区3个地点见隆起平缓且以珊瑚和层孔虫格架岩为主的层状礁,底栖群落结构显示以Pachythecopora pachytheca Deng,Actinostromaria motianlingensis Dong et Wang和Spongiomorpha robusta Yang et Wang为主体,其次还含有Latusastraea xigazeensis Liao et Xia,Preverastraea sp.,Ptychochaetes cf.globosus Koechlin和Spongiomorpha asiatica xainzaensis Deng.索瓦组上部孢粉组合中的Dicheiropollis etruscus为特提斯海周边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特征分子;Senegalosporites和Steevesipollenites两属多见于早白垩世晚期乃至更晚的孢粉组合中,尚未见产于白垩纪以前地层的记录.珊瑚及孢粉组合指示索瓦组的主体部分为上侏罗统,而上部可对比为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126.
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亚太地区的日全食,从北半球中纬地区一直延伸到南半球中纬地区.这次日食期间发生的磁暴和日食时间同步,使得电离层变化较为复杂.为了分析日食期间电离层扰动及其对定位的影响,所采用的GPS数据来源于日全食带内的重庆CORS网(4个站)、武汉CORS网(8个站)数据、IGS站WUHN、SHAO的数据,以及日偏食区域内不同纬度处的若干IGS站.通过比较日食前后连续三天的各个地方TEC变化,以及利用高采样率的CORS网数据研究日食期间TEC的瞬时变化,根据位置和时间的不同,各地日食期间TEC下降约(1~4)TECU.但是,磁暴期间TEC的响应整体表现为正相暴,偏离值达50%以上,且和日食食甚后的TEC变化相重合.同时,求解了日食期间伪距单点定位的实时精度和CORS网内中短基线的实时精度,伪距单点定位的平面精度变化不显著,高程精度下降达数十米,日食初期CORS网中基线的平面精度仍在厘米级内,高程精度仍在分米级内,但是,日食后期发生的磁暴导致基线的平面精度下降到分米级,高程精度下降到米级. 相似文献
127.
城市合作推动的行政区经济转向一体化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扩容在强化多城市合作、优化要素集散的同时,对城市创新发展产生何种效应?本文利用1990—2017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一体化区域扩容的创新发展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中介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一体化区域扩容影响创新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协调会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发展,经多重稳健性检验的验证依然成立;空间扩容的创新发展效应存在多重异质性,呈现为城市规模上的“马太效应”,动态效应上的“U型”演变态势,不同批次上的“倒U型”差异,不同区域上的安徽最大、江苏其次、浙江不显著的差异。驱动机制分析发现,加入协调会带来的市场一体化深化、要素集聚水平提升、创新联系强化等,是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而空间溢出效应、创新联系的区域差异,是城市创新发展效应异质性的重要因素。未来,积极融入城市群是城市创新发展重要路径之一,但重点在于深化城市间创新合作,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一体化发展可能负面效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8.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海洋生物侵入已成为核电冷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海洋生物侵入导致核电机组降功率,甚至跳机、跳堆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研究人员尝试研究新的化学手段用于防控底栖海洋生物,抑制底栖海洋生物的生长。通过化学防控试验,验证了化学手段对于防控底栖海洋生物的有效性及有效浓度。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氯锭作为核电站防控底栖海洋生物的化学防控药剂。研究氯锭在化学防控底栖海洋生物的过程中,余氯监测结果满足核电站冷却水含有余氯允许排放浓度为0.2 mg/L的要求,未发现氯锭投放过程对周边海域海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基于氯锭建立的海洋生物化学防控方法比较新颖,具有一定挑战性。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滨海电站冷源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防控效果较好,适用于滨海电厂冷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