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5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1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篇 |
大气科学 | 127篇 |
地球物理 | 190篇 |
地质学 | 515篇 |
海洋学 | 17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60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Google Earth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oogle Earth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三维虚拟地球仪软件, 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的遥感影像资源而著称, 得到了许多行业的普遍应用。 我国目前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GIS数据还是以二维展示为主, 引入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Google Earth在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工作中可以采取如下应用方案: 制作并加载行政区划图, 发布公众地震信息; 与GPS结合, 进行救援路线导航与跟踪; 根据现场资料建立三维模型, 展现地震灾区现场立体场景变化。 该应用方案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松辽盆地基底“多层结构”的探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钻井基底岩系中残留的岩浆锆石和中生代火山岩中捕获的岩浆锆石的测年资料统计显示, 盆地基地的形成时间具有240 Ma ±、350 Ma ±、420 Ma ±、530 Ma ±、1 000~1 100 Ma ±、1 800 ~1 850 Ma ±和2 500 Ma ±七个峰值。结合钻井资料、古生物资料和岩性特征的研究, 松辽盆地基底可划分出6个构造层: 华力西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贝加尔(兴凯) 构造层、四堡构造层、吕梁构造层、阜平构造层和迁西构造层, 揭示其基底具有“多层结构”的特征, 表明该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兴蒙22吉黑造山带、西伯利亚及华北板块陆缘构造演化协调一致。拟建的古生界地下岩石地层单位与周边地区已有的岩石地层单位可进行对比, 有利于扩大盆地外围和深部油气藏勘查。 相似文献
17.
水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水利建设工程的进行,许多原本位于水面以上且已趋于稳定的人工或自然岩质边坡将被淹没,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而水的压力、冲击、渗流和侵蚀等综合作用,给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基于已有的水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试验和水下岩质边坡有限元分析,进行水下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研究,探讨在水位升降水过程中和波浪作用下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制。将结构面为30°和50°的两种岩质边坡模型布置在人工水槽中,采用波流系统进行水位升降水波浪冲击试验,量测岩质边坡的应力变化。通过分析边坡各测点应力变化,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把边坡前部岩体划分成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力变化规律相同;(2)水下岩质边坡坡脚处应力集中最大,破坏始于坡脚,并由此产生的塑性区沿结构面逐渐同坡顶发展,这与一般边坡从坡顶逐渐向下发展的开裂破坏形式完全不同;(3)波浪对水下岩质边坡结构面的影响,将随其倾角的变小而减弱。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余震频度分布进行宏观震中快速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的偏离是现阶段震后烈度快速判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西部1970年以来7个MS≥6.5破坏性大地震后24小时内的余震频度N值的空间变化, 分析和判定主震破裂的大致范围, 从中得出可能的宏观震中位置, 为大地震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本文将主要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说明最小完整性震级确定的步骤和结果, N值计算方法和N值分布图的绘制以及宏观震中的确定, 最后将7次大地震每个时段估计震中和实际的宏观震中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① 破坏性大地震24小时内不同时段由余震频度N值分布得到的宏观震中, 可有效缩小由微观震中评估烈度产生的偏差; ② 震后2、 4、 12、 24小时四个时段的估计震中能够作为烈度快速判定的修正因子, 满足震后快速响应的时效性要求。 并且震后24小时的估计震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南极长城站周边人类活动密集区对土壤进行采样的基础上,分析长城站周边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结合近20年来长城站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展开对比研究,探讨长城站区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8种主要重金属在长城站表层土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站区频繁的车辆活动使得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沉降在站区土壤表层或许是南极长城站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江苏丹阳千年“沸井”的地质成因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无机和有机化学分析、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密度电阻率和氡气测量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江苏丹阳九里村六口相距30~200 cm不等的"沸腾"了2000多年的古井及其周围地质环境进行了详细勘查,研究发现:①"沸井"沸腾的气体主要为CO_2,此外,还有微量氡气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这些气体组分在临近的非"沸井"的民用水井中均未检出。②"沸井"水样中游离二氧化碳、钙、铁、锰、总溶解固体、总硬度、重碳酸根、稀土元素等含量均明显高于"沸井"周围其他民用水井和湖水。③"沸井"井水温度(夏天约19℃)与周围其他民用水井基本一致,未见异常情况。④"沸井"地下深部存在玄武岩岩体和茅东断裂的次级断裂,在这些断裂地表出露处氡气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方。⑤"沸井"的存在与茅东活动断裂有着密切的联系,"沸井"中沸腾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气体沿断裂带上升而逸出地表。⑥六口"沸井"井水味道各不相同,系因各"沸井"井水中游离二氧化碳、钙、铁、锰等含量及pH值不一所致。"沸井"井水"三清三浊",主要与井水中铁含量高低有关,三口铁含量高的井水因暴露于空气中氧化为三价铁沉淀,是井水浑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