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姜忻良  李林  袁杰  殷加顺 《岩土力学》2011,32(4):1186-1192
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两相水平位移,对广州地铁2、8号延长线某区间进行现场实测,将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计算表明,在盾构通过的不同阶段,平行于隧道方向的水平位移U1与垂直于隧道方向的水平位移U2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1倍隧道直径的区域内,U1位移最大值大于U2位移最大值,两相位移均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2.
为了了解在强震作用下偏心结构平扭耦联效应,对土-偏心结构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平扭耦联弹塑性反应参数弹塑性分析。本文建立考虑SSI的单层单向偏心结构模型,将地基土假定为弹簧,通过拉格朗日能量法推导了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方程,采用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了土体和结构均由弹性到弹塑性的变化对相互作用体系和上部结构的影响,以及体系由弹性到弹塑性平扭耦联效应的变化过程,发现土体由弹性进入塑性对体系的动力特性影响很大,并且得到了相互作用体系相对振型频率随扭平频率比和偏心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3.
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 超谐和亚谐振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上部结构的以线型恢复力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类似于Duffing振子的恢复力曲线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多尺度法研究地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强激励下当频率接近结构的三分之一固有频率(超谐共振),三倍固有频率(亚谐共振)时的非线性动力行为,并通过算例得到了异频振动时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
姜忻良  郑刚  侯树民  刘洪  崔奕 《岩土力学》2002,23(4):504-507
对天津市新建的地铁一号线中的既有线路车站新建与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验算了改造过程中箱体施工阶段的强度,提出了几种改造方案与新旧结构的连接方法,并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最后,对新建与改造方案进行了经济比较,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5.
对土 -结构之间相互脱离、滑移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方法。在分析中 ,用二维有限元和无限元耦合对地铁隧道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同时 ,在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材料的塑性。研究比较地铁箱体结构在完全约束模型、经典库仑摩擦模型和 goodman单元三种不同的土 -结构相互作用方式下最大主应力、塑性铰的分布以及土 -结构之间的脱离、滑移程度。  相似文献   
26.
灌芯混凝土石膏墙板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块灌芯混凝土纤维增强石膏板与8个节点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构件的抗剪承载能力、构件的延性、恢复力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等特性;通过实测试点工程结构的动力反应,获得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模态参数。研究表明,该结构在抗震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7.
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忻良  贾勇  赵保建  王涛 《岩土力学》2008,29(11):3047-3053
以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将建筑物和开洞地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结构-土体-隧道共同作用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计算了盾构法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时对建筑物自身沉降和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的区间段内;建筑物的横向倾斜随着盾构的掘进逐渐增大,而其纵向倾斜量最大值则出现在开挖面在建筑物中线附近时;在盾构穿越建筑物的过程中柱子的等效应 力增幅可达20.1 %;相对于弯矩而言,建筑物构件的扭矩变化更为显著;当开挖面越过建筑物20 m时其变形和内力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对4组混凝土灌芯纤维增强石膏板T形纵横墙节点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灌芯纤维增强石膏板T形节点构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和常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包括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滞回环和耗能能力)以及结构的破坏特征,并对不同配筋形式的构件作了相应对比分析,得出了混凝土灌芯纤维增强石膏板T形节点构件配置水平拉接筋形式可以取代配置箍筋形式和抗剪性能优于普通砌体纵横墙节点构件的结论,为混凝土灌芯纤维增强石膏板结构的纵横墙节点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复合地基物理模型及圆板-复合地基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非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模拟成各向异性弹性体。根据圆柱体柱坐标的极点条件,取样条函数为复合地基的位移函数,而外部土体用半解析函数来模拟。最后对圆板-成层复合地基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天津某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天津铜锣湾广场深基坑工程开挖实例。通过对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内力、坑周土体水平位移等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了基坑周边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为考虑施工因素的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