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阿勒泰地区3个高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区域标准化年表(DKH).通过相关普查发现,DKH年表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P<0.00001),表明6月平均温度是影响树木年轮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用DKH年表可较...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以中国南岭成矿带花山-姑婆山地区为例,从研究遥感找矿标志入手,利用TM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通过断裂构造信息提取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进行成矿预测,并探讨了花岗岩地区利用遥感找矿信息提取技术预测锡矿找矿远景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青海省团宝山花岗岩位于南祁连东段,侵位于古元古代化隆群中.为了解其侵位时代、岩体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团宝山花岗岩岩体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其锆石U-Pb年龄为(776±8)Ma;该岩体SiO2、Al2O3和K2O含量较高,而FeOT、MgO和CaO含量较低,K2O/...  相似文献   
34.
聚合CNN特征的遥感图像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检索中手工特征难以准确描述图像的问题,提出聚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特征的方法来改进特征表达。首先,将预训练的CNN参数迁移到遥感图像,并针对不同尺寸的输入图像,提取表达局部信息的CNN特征;然后,对该CNN特征采用池化区域尺寸不同的均值池化和视觉词袋(bag of visual words,Bo VW) 2种聚合方法,分别得到池化特征和Bo VW特征;最后,将2种聚合特征用于遥感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输入图像尺寸能提高聚合特征的表达能力;当池化区域为特征图的60%~80%时,绝大多数池化特征的结果优于传统均值池化方法的结果;池化特征和Bo VW特征的最优平均归一化修改检索等级值比手工特征分别降低了27. 31%和21. 51%,因此,均值池化和Bo VW方法都能有效提高遥感图像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35.
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探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延安市碾庄流域为例,基于ENVI和GIS等软件技术,结合Landsat卫星影像、马尔科夫链模型和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转移与交换变化、建筑用地空间转移、社会响应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对区域乡村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在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作用下,碾庄流域生态覆被发生明显改观,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由32.34%(2009年)增加至50.88%(2018年);②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延安新城“边缘效应”的影响下,碾庄建设用地呈现向流域的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10 a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75%;③ 在人类活动的主导作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正在朝着生态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深入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和优化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36.
<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创新,到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综合体,都是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现代化的乡村社区基层治理建设是助推社会治理效能综合提升的构成因子,党中央明确指出:“党和政府要加速推进社会治理的服务重心向乡村社区的基层下沉,从而提供完善的精准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新模式。”所以基层治理如何在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和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有效地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既是推进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要务,也是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7.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对渤海湾盆地东部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依据大量实际地震资料,从剖面上识别出了花状构造、丝带效应、反转构造等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走滑活动的标志,在平面上识别出了4种组合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拉分盆地走滑量计算的理论模型,对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初步估算,认为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具右旋走滑活动特征,其主要走滑活动表现为3期,分别为始新世早期、渐新世早-中期和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新生代累计右旋走滑位移量约为10~20 km.  相似文献   
38.
惠民凹陷孔店期盆地原型格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评价惠民凹陷古近系孔店组的油气资源,研究盆地原型格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分析,发现受构造演化的影响,孔店组不同时期的厚度(或残留厚度)在凹陷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导致主力烃源岩生烃条件发生变化;孔店期原型盆地为北断南超的伸展半地堑,盆地长轴方向整体为近东西向,主要的控制性断层是凹陷北部的边界断层-滋镇断层和阳信断层;通过计算盆地的残余厚度和剥蚀厚度,恢复了原型盆地的厚度,孔二亚段地层向南部斜坡带超覆,发育3个沉降中心,分别位于滋镇和临南洼陷东北部及阳信洼陷,孔一亚段沉积具有继承性,但北东向的滋镇、阳信断层对地层的控制更为明显;沉积中心迁移的结果显示:孔二亚期-孔一亚期沉积中心迁移,对在滋镇和临南洼陷内孔店组地层油气成藏及阳信断层下降盘的储层中成藏有利,但孔一亚期-沙四亚期沉积中心的迁移,对油气在孔一-沙四段储层中成藏不利.  相似文献   
39.
海底管道一旦受到坠物撞击损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为保证管道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常对其进行埋深处理。对于有埋深的海底管道,坠物的撞击会造成管道上覆土体的大变形,在数值模拟中会导致网格畸变,甚至无法收敛。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CEL法)可有效处理土体大变形问题,本文基于此方法建立了坠物-管道-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坠物撞击速度、质量、形状、海床土体性质(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埋深对海底管道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的凹痕深度随坠物撞击速度和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坠物与海床土体及管道接触面积越小,管道的凹痕深度越大;管道的埋置深度及海床土体的性质对吸收坠物的撞击能量有直接关系:海床土体的强度越高、埋深越大,管道所受到的损伤程度越小。分析结果可为管道的设计与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且与现行规范比较,本文方法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0.
圆弧面防波堤是在半圆形防波堤应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防波堤。它具有稳定性高、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有必要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以往计算防波堤可靠度时,均将波浪力作为随机变量。对于不同的结构型式,此做法需要不断地对波浪荷载进行分布拟合,且难以考虑水位变动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防波堤可靠度分析的新方法:将波高、周期作为随机变量,无需考虑构造波浪荷载这一中间变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本文分别使用新、旧两种分析方法,对5种不同断面尺度的圆弧面防波堤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可靠度指标存在差异,其中旧方法的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