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篇 |
免费 | 195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篇 |
大气科学 | 85篇 |
地球物理 | 173篇 |
地质学 | 415篇 |
海洋学 | 12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4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文章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认为矿业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进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开发,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和慎重考虑矿山企业从业人数的合理控制问题;依据胶东大型金矿山实际资料的初步分析,明确提出"矿山人均保有储量"是制约矿山合理开发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矿山人均储量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调控问题不仅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2.
133.
煎茶岭金矿床位于勉略宁三角区东北缘,矿体产于环绕超基性岩体分布的含金蚀变带中,属蚀变岩型矿床。由于对其成矿作用认识分歧较大,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找矿勘探工作。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通过矿区岩矿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硫、氢、氧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其控矿因素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矿床受叠加于接触带部位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不仅与超基性岩有关,而且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花岗斑岩的侵入引起超基性岩的彻底蚀变,同时导致原岩中的金等成矿物质被释放出来。矿石、蚀变超基性岩、白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与花岗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说明花岗斑岩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之间,且多数样品聚集在雨水线附近,暗示花岗斑岩提供了初始热液,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大气降水不断加入,从而形成复合热液。鉴于矿床与花岗斑岩的密切关系以及铬云母化的产出特点,根据同位素年龄,认为矿床形成于印支中期—燕山中期。 相似文献
134.
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地震显著平静阈值估算方法,用于中国大陆及川滇、新疆和华北地区中强震活动分析,在不同区域得到不同起始震级的显著平静阈值范围。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7级、6级和5级地震显著平静的阈值范围分别为3.9—6.2年、7.9—9.6个月和62—70天;(2)川滇地区6级和5级地震显著平静的阈值范围分别为2.1—2.9年和7.0—8.5个月;(3)新疆地区6级和5级地震显著平静的阈值范围分别为2.6—4.0年和8.5—10.5个月;(4)华北地区6级和5级地震显著平静的阈值范围分别为11.7—23.4年和5.2—7.7年。 相似文献
135.
应用传统的对流扩散方程模拟聚驱后示踪剂产出曲线存在不适应性,将产生质量不守恒或模拟不出实际产出曲线问题.根据连续时间随机游走( CTRW)理论,利用CTRW模型对含聚合物的示踪剂测试实验的产出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TRW模型模拟的示踪剂产出曲线克服了基于传统的对流扩散方程模拟示踪剂产出曲线时所遇到的问题;CTRW模... 相似文献
136.
为提高矿井微震的定位精度,通过模拟试验对比分析常规定位及新方法在定位求解中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研究反演未知变量数目、检波器的密度、波速等对各自定位方法的影响。基于单纯形法的优点,并结合模拟退火法的全局收敛性,提出采用稳健的模拟退火-单纯形法进行微震定位。研究发现,该方法不必直接搜索发震时刻,只需通过稳健方法预先估算,利用较少的检波器就可进行微震定位,且基本不受初始波速影响,从而大大减少搜索步数,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以柿竹园矿人工爆破定位测试试验为例,重点分析比较模拟退火-单纯形法、稳健模拟退火-单纯形法及其他定位方法的空间绝对距离及目标函数误差,认为检波器数量较多且可获得理想的P波信息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能求出可信的结果;其余定位方法的三维定位误差及目标函数误差相差不大,但稳健模拟退火-单纯形法目标函数误差最小,稳定性最高,可在矿井微震定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7.
一、概述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地籍细部测量包括界址点和地物测量,其方法可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但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法测绘逐渐被数字法所代替。目前地籍细部测量主要使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解析法为例,谈谈地籍细部测量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8.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9.
我国精度造船目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分段精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段及总段精度检查中的问题,船体合拢精度检查中的问题,精度不良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