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有速度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三峡水库区529个地震重新确定了速度模型和台站校正,并利用该结果对2 138次地震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仙女山断裂附近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5.6km,而巴东地区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2.6km。以震源深度5km为界,浅于5km的地震的b值为1.16,而深于5km地震的b值为0.90,不同深度地震的频次变化与水位关系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2.
为提高地震前兆数据库的存取效率,提出了一种把一串观测数据以二进制存储为一个记录的新的数据库表结构。  相似文献   
43.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44.
湖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SKS波分裂测量是研究大陆地幔的形变特征、探索大陆动力学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本文选用湖北数字地震台网(HB台网)和中国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网(CB台网)提供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资料,使用旋转相关法和切向能量最小法,计算得到了湖北地区20个地震台站下方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结果表明,快波偏振方向较为复杂:大别造山带内,...  相似文献   
45.
介绍伊朗地震研究状况,分析中伊地震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46.
选取2013~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41次ML≥1.5地震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核心水源区地震波Q值。结果表明,该地区非弹性衰减结果为Q=146.0×f(0.770 3),处于中等Q值的构造活跃期。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三峡巴东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的成因关联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几何学、运动学、内部结构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平面上,二者没有相连;规模上,马鹿池断裂晚期比早期大,发育“花状”构造,官渡口断裂晚期比早期小,其滑脱面位于早期断裂带中,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显示二者在深部没有联系;运动方式上,马鹿池断裂晚期为左行走滑,官渡口断裂晚期自南向北发生滑脱;内部分带现象上,马鹿池断裂主要存在于晚期,而官渡口断裂主要存在于早期;从断层泥特征上看,马鹿池断裂运动方式以蠕滑为主,官渡口断裂则以粘滑运动为主;地貌上,马鹿池断裂两侧地形相差不大,官渡口断裂两侧地形相差较大,南高北低,遍布溶洞;SEM、TL测年上,马鹿池断裂比官渡口断裂更新,活动距今更近。据此认为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二者在成因上没有联系,在深部没有沟通。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经验判别法和试验-分析法对荆沙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墩基场地的地震液化进行了综合判别。对现在使用的有关地震液化判别“规范”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虽然是初次尝试,但作者认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
2013-10-31~11-23吉林省松原地区连续发生5次MS≥5.0地震,其中最大地震为2013-11-23 MS5.8地震,该震群的突发性及密集性与区域历史构造地震特征不相符。通过计算2013年松原地区5次MS≥5地震零频极限值的相关系数发现,第1次和第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相似性较大,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相似性较大。将松原地震同典型的构造地震和塌陷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比较发现,2013年松原地震的位移震源谱较典型构造地震呈现衰减早、衰减快的特征,波形复杂度和谱比值等时域、频域特征参数也与典型构造地震相差较大,更符合塌陷型地震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横岗-罗湖断裂是深圳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深圳地区的地震构造环境。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对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及现今构造变形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作者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组合探槽开挖、断层带物质年龄测试(TL、ESR)等手段,分析了横岗-罗湖中南段第四纪活动期次、活动时代。初步认为,横岗-罗湖断裂在第四纪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在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约0.14~0.31 Ma。为了定量监测该断裂现今构造变形量及变形速率,对断裂进行了动态形变监测、GPS形变监测、地应力及应变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断裂现今变形速率在0.05~0.5 mm/a之间,属于中等偏下活动水平。断层活动方式以右旋正断与左旋逆冲交替进行,逆冲活动幅度较大,左旋活动略具优势,表明断裂现今变形具有螺旋式渐进的特征。同时,在监测时间段内,2010年11月19日深圳发生了MS2.8地震。通过分析应变仪和砂土应力仪记录的数据,发现在深圳MS2.8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异常,这可能为地震前兆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