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基于PIE软件,结合大气污染物监测与反演算法,采用插件式开发技术,设计了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大气污染的可视化。该系统采用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能实时分析处理MODIS、OMI、MOPITT、VIRR等遥感监测数据,以实现对各类大气污染指标的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测,主要功能包括各种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可视化展示、业务化监测与分析以及专题图与报告的制作输出等。  相似文献   
163.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且不同沉积区域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针对位于上扬子板块东部鄂西裂陷槽的EYY1井、板块西部浅水陆棚相的W001-4井以及板块北部汉南古陆的SNY1井3个不同沉积区域的钻井样品进行分析,根据矿物组成划分了岩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区域牛蹄塘组页岩矿物及岩性组成有差异,EYY1井、W001-4井页岩取样段岩性包括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过渡型页岩3类,而SNY1井取样段岩性均为硅质页岩;(2)牛蹄塘组有机质分为原生有机质和运移有机质,原生有机质均具有较高的C/O比值,平均为6.74;运移有机质C/O值相对较低,平均为2.71;(3)EYY1井与SNY1井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面孔率达到6%~28%,而W001-4井有机孔发育较差,面孔率为3%~10%。牛蹄塘组有机孔孔径分布均为单峰型,EYY1井和SNY1井有机质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2~50 nm, W001-4井样品有机质孔隙大小普遍在5~25 nm;硅质页岩有机质面孔率普遍高于钙质页岩...  相似文献   
164.
为揭示三台油田和阜东斜坡区在物源方向、沉积相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重矿物分析法、沉积差异对比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三台油田物源由南向北,来自南部的博格达山。研究区以中砂岩为主,发育以表征分流河道为主的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砂岩相,水动力较强,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为主;阜东斜坡区主物源为NE向的卡拉麦里山,次物源为南部博格达山。研究区以细砂岩为主,发育以表征侧积作用为主的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水动力条件由强到弱,以曲流河沉积为主。通过对研究区“量体裁衣”式差异对比研究,理清了三台油田和阜东斜坡区沉积相沉积特征,为后续井网部署明晰方向,即三台油田应在前缘区寻找优质储层,阜东斜坡应在西北区寻找有利区提供井网部署方向。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地基GPS的手段对北极黄河站可降水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可降水量计算的三个因素:天顶总延迟、天顶干延迟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验证了天顶总延迟和天顶干延迟的可靠性,得到了适合北极黄河站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且将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两者差值的标准差优于2 mm。  相似文献   
166.
华北是我国重要炼焦用煤基地之一,开展华北晚古生代煤的结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在对 26 个矿点的煤样进行煤岩学与煤化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 10 kg 小焦炉试验研究了单种煤的结焦性能,并利用一元非线形回归分析探讨了主要煤质参数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活/惰比、粘结指数以及胶质层最大厚度是影响焦炭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7.
在磁共振成象(MRI)中,对各种不同情况如何获取高分辨图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与很多参数,因素有关,本文给邮了图象分辨率和图象信噪比,机器灵敏度等参数的制约关系,及在理想情况下分辨率和场梯度,采集时间的定量关系,针对旨在观察单细胞的NMR显微镜成象,分析了扩散对极限分辨率(μm)的限制。针地人体定域高分辨成象介绍了几种避免图象分析叠(aliasing)的方法,阐述了高分辨成象与脉冲序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震源深度H=14km,地震烈度达到Ⅺ度.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那么,8.0级大震为什么会发生在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汶川地区呢?  相似文献   
169.
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是青海省重点发展工业循环型经济的核心地区,也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分析了该区的气象与地震灾害,认为开展柴达木防灾减灾的综合研究,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0.
姚家骏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4):1077-1081,1094
针对2013年9月20日甘肃肃南—青海门源交界发生的MS5.1地震,采用Hypo2000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中ML≥1.0的事件进行重新定位。重定位后震源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87km和3.64km,走时残差为0.51s,余震沿冷龙岭断裂的走向分布,长约20km,宽约2.5km;横向剖面显示震源深度集中在3~10km,纵向剖面显示出一个约30°倾角的破裂面。采用CAP方法得到了MS5.1主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I走向360°,倾角68°,滑动角117°;节面Ⅱ走向126°,倾角为34°,滑动角42°,矩震级MW5.05,最佳震源矩心深度1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