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鸡西煤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炼焦煤基地,由于受成煤环境的影响,原煤灰分较高,影响了煤炭精细加工利用和环境。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煤的无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煤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粘土矿物、黄铁矿和菱铁矿等,它们分别以不同的状态赋存于有机质中。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其主要源自流水带入泥炭沼泽的石英和粘土等同生矿物。元素分析表明,煤中硫、磷及微量元素锗和镓等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提出了低本底高品质因数液体闪烁计数系统的一些技术关键。根据这些关键,本实验室达到了使测年上限好于30000年的水平。与著名的Beckman LS9800液闪相比较,证明了本系统是测量~(14)C地质样品的一种高性能且价格便宜的仪器。  相似文献   
153.
154.
本文论述了锰结核样品中U,Th同位素的溶剂萃取—阴离子交换—电沉积制源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生长速率测定中的应用。利用~(230)Th法测得两个站位中三个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分别为2.9,4.3和1.9mm/Ma。这些结果与其他研究者对采自北太平洋的另一些锰结核测得的数据相比,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55.
北部湾盆地的现令地温场具有不均一性,这种特征除与基岩埋藏深度有一定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活动热流体有关。地壳热结构分析表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比较稳定,放射性产热元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略。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以及粘土矿物等参数,对盆地的古地温场做了探讨。最后,运用Mckenzie模型模拟了盆地的热演化史。  相似文献   
156.
157.
文中研究了金矿带中盖层、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金的丰度,阐明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并深入讨论了热液成矿阶段中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pH、Eh、压力、矿化度、含盐度、硫氧逸度及稳定同位素)。最后得出其成矿作用为“双混”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8.
试论李伍铜矿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伍铜矿床是一个富铜矿床,在成因上长期存在争论。本文以野外观察资料为基础,着重从含矿建造、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等,较系统地论证了李伍铜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了该矿床是在海底火山喷流─同生沉积形成“胚胎矿”或“贫矿层”的基础上,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富集生成。区域变质晚期阶段的构造动热变质作用对矿质再它集起了极积作用。矿床的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喷发活动,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所含的重硫与火山硫的混合源。故此类矿床应称为“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59.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某些载体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0.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表现出的岩石圈不连续,华北地区可区分出鄂尔多斯克拉通型、燕山-太行造山带型和华北平原裂谷型三类岩石圈。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华北地区三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岩石圈不连续在划分岩石圈单元中的作用及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