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牟剑英  姚宏  张华 《华南地震》2012,(3):125-132
运用小波理论和分形理论方法对大厂矿区典型爆破和显著地震事件波形进行定量处理和特征分析。先用小波理论对爆破和地震波形进行消噪处理,然后再运用分形维对爆破和地震波形进行定量处理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取分维值为1.2可分辨该区的天然地震和爆破或其他干扰波动。  相似文献   
23.
近十年来,国内地震台网建设已从陆地发展到海洋,而海岛地震台建设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以实施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斜阳岛数字地震台建设为实例,针对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在台址勘选、数据传输、防潮和防腐蚀等技术措施方面总结出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4.
龙滩水电工程地震台网的建设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滩水电站是高坝大库,在大坝和库区周边建设的强震台网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已于2006年投入运行,对监视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及大坝地震动反应加速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龙滩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实现了与广西区域地震台网联网与数据共享,成为广西专业地震台网的有效补充。龙滩地震台网对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5.
采用Canopy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优化龙滩水电站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道建设方案.通过构建VPN网络,利用公共互联网资源,实现对边远山区水库遥测地震台站现场图像监控、设备远程管理等,提高台网维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6.
2010年6月28日, 广西凌云-凤山地区在特大强降雨活动之后发生密集的浅源低震级地震活动,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该震群活动是否与强降雨有关, 强降雨是否可以触发震群活动, 仍存在争议.基于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 对震群的活动特征、震源机制解及其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并建立了断层内流体孔隙压力触发断层滑动的力学模型.该浅层震群活动的发生时间、震中位置和活动频次均与特大强降雨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认为岩溶地区长期干旱和地下水缺乏有利于地壳浅层的应力积累.地表流体很难通过下渗扩散触发断层的完全解锁和深部滑动, 但岩溶裂隙和管道有利于地表流体快速汇聚下渗, 引起断层浅层强度的弱化, 导致断层部分解锁滑动.并在断层附近形成局部应力场异常和离散的封闭性超压流体, 触发密集的浅层低震级震群活动.   相似文献   
27.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回顾了广西数字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十五”期间广西各级地震台网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广西区域数字测震台网实现与邻省、地方和企业不同属性和类别的台网联网和数据共享后,地震监测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28.
国家地质公园揭碑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本文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与国家地质公园协调发展,以地质遗迹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针对国家地质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的揭碑滞后现象,分析了“建而不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对策。本成果,不仅对于加快国家地质公园发展,而且对于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旷健  祁士华  蒋恕  姚宏 《地球科学》2023,(9):3504-3517
大数据时代带来产业、思想和科学的革命,数据的融合、归纳、科学发现等对地热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地热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涉及到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其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依据时间序列将地热学划分为当代地热学和历史地热学两部分,从中国乃至全球热流分布、水化学参数、地热潜力评价体系3个方面对当代地热学涉及的地球热结构及相关能源灾害问题,以及从深时地球热体制变化、构造演化、气候环境能源效应3个方面对历史地热学涉及的热时空变化、演变及资源形成分别阐述了大数据引入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未来地热学的发展一方面应注重地热学框架和要素的搭建及相关科学联系解译和科学发现工作,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地热学知识图谱构建,多学科知识融合解译,继而重建深时地球热状态及其所反映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30.
“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应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西“十五”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显著成效。地震观测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提高了广西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也为市县地震局和地震台站完善其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