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3篇 |
免费 | 346篇 |
国内免费 | 2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3篇 |
大气科学 | 149篇 |
地球物理 | 125篇 |
地质学 | 701篇 |
海洋学 | 109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自然地理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74年 | 5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引 言陇中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过渡带,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临夏州、甘南州等两市两州一地。除一部分高寒阴湿外,大部分地方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干旱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分析研究干湿变化特征、周期规律、建立预测模型,对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应用1867~1998年近132年干湿与ENSO事件资料[1],分析陇中干湿的频率、特征及其强度、转移概率、周期变化;分析干湿与ENSO事件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干湿气候预测模型。1 资料来源及干湿等级划分应用《甘肃省147… 相似文献
252.
广东南山花岗岩体位于陂头复式岩体西端,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158.1±1.8Ma,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以高硅、富碱、贫Ca和Mg以及高TFeO/MgO、低CaO/Na2O为特征。其K2O/Na2O〉1,A/NK=7.8~11.92,A/CNK=1.33~1.68,属过铝质碱性岩石。在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含稀土元素(除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9~0.16)以及Zr、Y、Th、U、Nb等高场强元素,贫Ba、Sr、Ti等,高10000x Ga/Al(比值大于2.6)。在Zr、Nb、Ce、Y对10000×Ga/Al以及TFeO/MgO-SiO2等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主要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I、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这些特征均指示,南山岩体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点。通过Y-Nb-3Ga和Y-Nb-Ce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将其进一步划分为A2型花岗岩,代表其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之下。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认为南山花岗质岩浆可能形成于相对挤压的中侏罗世。而在晚侏罗世早期相对拉张的作用下,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壳的泥质岩和少量砂质岩受到幔源流体富集后发生部分熔融后上侵形成铝质A型花岗岩,且有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253.
从居民慢条斯理拖长调的南方口音.到城中闲适平和的生活气氛,人们很难在查尔斯顿看到匆忙的影子。当地人恪守着传统.恰然地生活。 相似文献
254.
基于主干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本文探讨了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性断裂的活动模式、活动时间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断裂演化明显存在两个大的旋回: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间(约54~31 Ma)和下油砂山组沉积至今(约22 Ma至今); 其中第2个构造期断裂活动强烈,尤其是狮子沟组沉积以来(约8 Ma至今),中部及北部区域北西西向断裂开始大规模逆冲活动,反映了盆地晚期强烈变形过程。断层生长指数定量分析结果与其空间演化过程相吻合,共同记录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控制下的柴达木盆地在新生代具有阶段性变形特征,从而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分阶段隆升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55.
256.
257.
姚足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06):3-8
正 我们在热田温度场、压力、视电阻率、水热蚀变矿物和硫、氢、氧同位素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羊八井热田的“自由对流模型”。根据由自由对流机制控制的热流体的“蘑菇形”温度结构,可指导浅层热储的布孔、设计钻孔合理结构并能预测深部热储的高温中心位置。有迹象表明,自由对流形 相似文献
258.
正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风、政风,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多年以来,庆元县国土资源局党委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日常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领导带头,全面谋划,使党员先锋意识能够"入耳"如何让教育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基层党员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259.
本文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生代沉积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8个介形类群落,自下而上为:Leucocytherella trinoda-Ilyocypris群落;Ilyocypris pentanada-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lla群落;Eucypris subgyrongensis-Can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lla-Ca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glabra群落和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trinod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并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数据,将吉隆盆地7.2~1.67Ma的古气候划分为5个期次:①7.2~6.7Ma为暖湿期;②6.7~5.8Ma为凉湿期;③5.8~3.6Ma为暖湿期;④3.6~2.6Ma为凉湿期;⑤2.6~1.67Ma为冷干期。将研究区的7.2Ma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演变对比认为:吉隆盆地7.2~5.8Ma间的气候以暖湿为主,可能与来自印度的东南季风加强有关;5.8~3.6Ma间吉隆盆地古气候分析显示为相对暖湿期,可能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再次加强有关;3.6Ma后,由于是受全球气候变冷、冬季风加强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吉隆盆地气候向更寒冷干旱的环境转变。 相似文献
260.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of Trace Metals in Sediments from Dongting Lake, Central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Fresh water lakes are one of the planet’s mosti mportant freshwater resources.They support life invarious forms,develop tourism and provide unique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It is also a good source ofthe provision of drinking-water for local communi-ties.Studies on trace elements in rivers,lakes,andsedi ments(Zhou et al.,2004;Gray et al.,2000;Grosheva et al.,2000;Klavins et al.,2000;Aucoinet al.,1999;Bortoli et al.,1998;Elbaz-Poulichet etal.,1996;Johansson et al.,1995;F 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