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139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296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 Cv-PDB、δ^18OV-SMOW值分别为-4.5~-5.3‰、13.9~14.0‰,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103.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马脑壳金矿床构造变形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马脑壳金矿床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印支运动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及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有多次热液活动。热液的来源及性质与构造变形作用密切相关,早期韧性构造变形期,热液来源以地层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而韧-脆性变形期以来大气降水不断加入并逐渐占据优势。由韧性→韧-脆性和韧-脆性→脆性构造变形机制的转变,引起热液发生混合及相分离作用,并导致热液体系T、pH、fo2、fs2等物化条件降低变化,造成热液中含金络合物溶解度大幅度下降而发生沉淀成矿作用。概括总结了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4.
该课题是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勘查项目“长江中下游及上海经济区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中的二级课题(JKDY—75—05—03),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担完成.该课题应用遥感地质与矿床地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区域构造、岩石及矿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典型矿田(床)的实地研究,深入系统地总结了该区的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一定数量的找矿远景地段,探索出一套遥感地质与矿床地质相结合的方法、经验,在理论认识和方法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105.
陕西省桐峪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峪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小秦岭金矿带的西段。矿体多呈薄板状、脉状和透镜状产出。赋矿围岩为太古代太华群变质岩系。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文章对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并开展了显微测温、流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模拟估算了密度、压力、深度。结果表明,第Ⅰ、Ⅱ、Ⅲ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280~360℃,3%~11%;190~330℃,3%~15%;150~290℃,1%~11%。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Ca2+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SO42-次之;气相成分以H2O、CO2和N2为主,含少量O2、CH4。流体为弱还原性。成矿温度属中(高)温,低盐度,成矿压力为78~220 MPa,成矿深度大约为3~8 km。包裹体水的δDV-SMOW值为-44.4‰~-81.8‰,δ18O水值为0.01‰~6.65‰。成矿流体成矿初期为岩浆水或者混有少量变质水的混合水,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Au在成矿流体中主要是以Au(HS)2-的形式进行迁移,其次为Au2S(HS)22-。 相似文献
106.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成矿过程中资源量生长的数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金矿床是著名的超大型矿床.在借鉴前人矿床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矿体规模数据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吨-品位关系研究, 揭示了成矿过程中资源量生长的数量规律.矿体长度服从简单分形分布, 矿床资源量的吨-品位关系能用指数函数或直线方程更好地拟合, 矿床与矿体资源量双对数图、吨-品位的双对数图的多重分形特征表明: 在分形构造成矿空间中, 特定成矿阶段的矿床资源量的生长方式是自组织非线性增殖过程, 与自组织有关的随机性使吨-品位关系趋于指数关系; 在整个成矿过程中, 矿床资源量的生长方式是各阶段矿体资源量的线性叠加.进一步根据熵最大化原理及效用理论导出了与统计结果吻合的矿床吨-品位方程, 并得到柴家庄金矿矿体地质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7.
在植被覆盖区,由于高植被、多水系、多阴影的影响,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一直未能取得良好的矿化蚀变效果。江西大浩山金矿区位于九江坳陷与江南地块九岭隆起的交界部位,区内植被覆盖稠密、水系沟壑纵横,传统的干扰信息掩膜+主成分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相关的矿化蚀变信息。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SMACC,端元提取技术),通过对像元线性分解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各个地物端元的反射亮度值及丰度信息;识别各地物端元,去除干扰端元(植被、水体等),进而对有用地物端元进行有补偿机制的遥感影像重组;最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重组影像中有效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与传统的掩膜方法相比,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区域,混合像元分解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掩膜干扰信息的同时消除矿化蚀变信息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混合像元分解能分离去除少量植被信息,提取更为微弱的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ArcView平台ModelBuilder扩展模块中的权重叠加(weighted overlay)模型的原理及其在资源预测中的应用.权重叠加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图层的影响比例和各图层中控矿因素的权重来实现预测和评价,该方法具有权重比例设置地质意义明确、实现过程简单、交互性强的特点.模型中的参数可根据研究人员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和所掌握情况进行调整,据此可快速得到各控矿因素不同权重时的预测结果图.以陕西旬北铅锌矿富集区为例,在ArcView平台中应用权重叠加模型进行了铅锌矿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和评价.从预测结果图看,研究区内绝大多数矿床(点)落入成矿有利度的高值区域,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高,可用于矿产资源的预测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9.
碳达峰、碳中和迫切需要加大清洁能源供给,而清洁能源发展需要更高的矿产资源消耗强度。分析了镍、铅、铜、锌、铝、铁6种清洁能源所需关键矿产资源的供需特点,结果表明:精炼镍、精炼铜供需缺口较大,次为锌板,年均缺口占年均消费量比例分别为34.23%、30.46%、7.56%;预测未来达到需求峰值时,精炼镍、精炼铜、锌板缺口占需求峰值的比例分别为34%、30%、8%;镍矿、铜矿、铁矿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铝矿资源对外依存度次之,铅锌矿资源对外依存度较小。随着清洁能源技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长,针对供需缺口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矿种,中国需加强国际矿业合作,保障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110.
沉积岩中残留有机质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沉积岩中残留的无烟煤、固体沥青和石墨3种有机质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的拉曼光谱均具有明显的特征,石墨的拉曼光谱峰强而锋利,其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最小且变化不大,说明其演化程度比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结晶石墨的程度;无烟煤的拉曼光谱一级峰的强度比较弱,半高宽值也比较大,二级峰不明显;固体沥青的拉曼光谱峰形与无烟煤相似,不过其峰的半高宽比较窄,二级峰也比无烟煤要明显得多.另外,除了变质程度比较高的石墨外,其他2种有机质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均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