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南岭中段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发育有印支期和燕山期2期成岩、成矿作用。文章对不同期矿石中的黄铁矿分别进行了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印支期矽卡岩型矿石中的黄铁矿:3He/4He=0.15~2.49 Ra,38Ar/36Ar=0.18733~0.18902,40Ar/36Ar=310.45~523.98,20Ne/22Ne=9.727~9.830,21Ne/22Ne=0.0286~0.0310;燕山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中的黄铁矿:3He/4He=0.15~4.33 Ra,38Ar/36Ar=0.18750~0.18843,40Ar/36Ar=331.78~602.62,20Ne/22Ne=9.736~9.858,21Ne/22Ne=0.0286~0.0305,显示区内两期成矿流体均为大气饱和水、地壳流体和地幔流体的混合流体。印支期矽卡岩型矿石中地幔He所占比例为2.34%~41.40%,平均18.16%;燕山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中地幔He所占比例为2.34%~72.12%,平均27.41%,燕山期幔源流体的作用强度略高于印支期。湘南地区印支期基性岩浆活动及荷花坪矿床印支期成矿过程中有幔源物质的参与,二者共同指示南岭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或岩石圈伸展减薄可能始于印支主期(244~230 Ma)之后的224 Ma左右,即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72.
Savage-Hutter(S-H)颗粒流模型用一个只与材料参数相关的土压力系数来描述颗粒流内部的应力状态,不能很好地反映颗粒体在运动时的本构关系。通过引入颗粒体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个能够反映颗粒流本构模型的崩塌动力学模型。另外,为解除S-H模型中对横向应力大小的假定,通过引入Von Mises、Drucker-Prager、Mohr-Coulomb和Matsuoka-Nakai等土的三维破坏准则,得到了广义摩擦系数的4种表达形式。该模型的主要优势是通过引入颗粒流的本构关系,能较好地体现颗粒流体在运动中的内在机制,并且材料强度参数简单易知。分析了由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所得到的材料强度参数,并探讨了广义摩擦系数与应力洛德角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所建议的模型来模拟颗粒流的运动过程,并将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能够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73.
8月2日下午,鹤壁市市长范修芳在副市长史全新、市政府秘书长许新房的陪同下,到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对鹤壁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范修芳市长一行首先来到国土资源交易大厅,详细询问了国土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行情况。而后,与市国土资源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74.
基于渗流和管流耦合的管涌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晓杰  介玉新  李广信 《岩土力学》2009,30(10):3154-3158
堤坝地基的渗透变形过程实际上是“土中水”转变为“水中土”的过程。在渗透变形发生的集中管涌通道区域,采用常规渗流分析理论,单纯增大管涌通道渗透系数的方法是不太合适的。在未发生渗透变形的区域,用常规渗流理论计算;在管涌通道区域,用管流理论,公共边界上两者之间水头相等、流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能够较好符合渗透变形的发展规律。为了适应计算过程中内部边界条件不断变化的特点,采用无网格法伽辽金法(element free Galerkin method,EFG)对渗流场进行计算。算例计算表明,这种渗流-管流耦合的方法能够模拟管涌通道绕过防渗墙等复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全场3D-DIC系统,在试样周围均匀布置三组3D采集元,利用散斑图像的采集,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捕捉试样表面的变形并进行分析。为了验证3D-DIC系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江持安山岩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恒定应变速率和交替应变速率试验。通过3D-DIC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应变片测量结果的对比发现,两者吻合度较好,表明3D-DIC系统能够满足岩石力学试验非接触式、可视化变形测量的需求。另外以田下凝灰岩为试验材料,通过图像分析得到了加载过程中岩石表面的全场变形信息,发现岩石变形的不均匀性和应变局部化现象,表明利用3D-DIC系统对岩石破裂过程变形测量比传统变形测量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为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介长春 《河南地质》2009,(10):F0002-F0002
9月29日上午.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煤田地质局和核工业地质局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地质工作成就展”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拉开帷幕。“成就展”以专题展板形式,真实记录并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土资源事业特别是地质工作所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77.
部分由于缺乏破坏性地震记录,部分由于处于边远山区,作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一部分的大凉山断裂带长期被研究者们忽视,以至于在描述该断裂系时,往往不把大凉山断裂带算在其中.造成大凉山断裂带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断裂带是一条新生的构造带,新生性决定了其成熟度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所反映的线性断裂地貌特征不如其他断裂带明显.两年多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大凉山断裂是一条新生的断裂带:(1)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大凉山断裂带无论是连续性还是成熟度都明显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2)大凉山断裂带南、北两段的活动性高于中段,而且北段的左旋位错量是南段的3倍,小震活动在中段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空区,说明大凉山断裂带还没有完全贯通,尚处于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的早期阶段;(3)大凉山断裂带上地质体反映的总位错和水系的位错基本相同,说明大凉山断裂带开始于该地区水系成型之后,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其他断裂带上的总位错远大于水系所反映的位错;(4)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和用断错地貌和GPS观测结果估计的水平滑动速率3~4mm/a,都表明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一样也是一条强震构造带;(5)在滑动速率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并假定各断裂带在整个发育历史中滑动速率基本不变,大凉山断裂带产生11km的滑移量需要2.7~3.7Ma,而安宁河和则木河断裂带完成47~53km的位错量需要12~18Ma.进一步推断,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产生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而“裁弯取直”是由于青藏高原南东块体相对刚性的顺时针旋转造成的.随着“裁弯取直”的持续发展,大凉山断裂带将可能逐渐取代安宁河和则?  相似文献   
78.
华南海岸沙坝瀉湖型潮汐汊道口门地貌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海岸沙坝Xi湖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小潮差岬湾海岸段。汊道口门基本地貌单元有口门深槽、落潮三角洲、涨潮三角洲、内湾沙嘴等。其形态特征与海岸动力及泥沙条件有关。汊道口门迁移、落潮主水道迁移、冲流坝和水道边缘坝向岸迁移和并岸,是汊道口门地貌演变的主要模式并具周期性特点。Xi湖港湾大规模围垦堵海或注入港湾的河流改道直接入海,这些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汊道口门急剧变化和航行条件恶化而必须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79.
80.
"8.13"特大暴雨,红梅村滑坡复活,经过现场勘探及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人们对老滑坡认识不足,坡体上的人类工程活动(如:修建房屋,公路等)形成的顶部堆载改变滑体原有的平衡且未对滑体作必要的防治措施,为滑坡的复活埋下隐患。"8.13"特大暴雨前该地区连续多天降雨,导致坡体处于近饱水状态,一方面增大了岩土体容重;另一方面增大滑移面剪应力和降低抗剪强度,从而"8.13"特大暴雨激发了滑坡的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