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篇 |
免费 | 159篇 |
国内免费 | 2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篇 |
大气科学 | 66篇 |
地球物理 | 132篇 |
地质学 | 529篇 |
海洋学 | 168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42篇 |
自然地理 | 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我国河北流水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资源是我国水 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河流水质监测站网的发展,河流水化学特征和30a来河流水质变化3方面,总结我国学者对我国河流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动物常依据捕食风险强弱改变其行为策略,在警戒与采食及其它行为的时间分配上权衡,这一理论称为捕食风险的时间分配假说。该假说已在高原鼠兔等动物中得到验证,但对在中亚荒漠地区有代表性的啮齿动物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是否成立至今未被验证。通过行为观察,比较警戒与采食等行为在单位观察时间内总累积时间、单次行为持续时间以及活动频次之间的关系,验证大沙鼠行为规律是否符合捕食风险的行为时间分配假说。结果显示大沙鼠警戒行为的总累积时间与采食等其它行为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警戒与总地表活动:r=-0.727,P<0.001;警戒与采食:r=-0.515,P< 0.001;警戒与储食:r=-0.174,P< 0.001;警戒与其它行为:r=-0.142,P= 0.001),警戒单次持续时间也与其它行为的单次持续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警戒与地表活动:r=-0.157,P< 0.001;警戒与采食:r=-0.126,P= 0.002;警戒与储食:r=-0.094,P= 0.024)。此外大沙鼠警戒频次与其活跃程度紧密相关,大沙鼠活动频繁时,伴随的警戒次数也多(警戒与总地表活动:r= 0.404,P< 0.001;警戒与采食:r= 0.311,P< 0.001;警戒与储食:r= 0.297,P< 0.001;警戒与其它行为:r= 0.366,P< 0.001)。研究表明:大沙鼠在警戒与采食等其它行为的时间分配上存在明显权衡,支持捕食风险的时间分配假说,并且其警戒行为亦与活动频次有关,当大沙鼠活动频繁时,伴随的警戒行为次数也越多。 相似文献
995.
莱州湾南岸湿地水文环境变化与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文环境变化能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气候干旱、河流断流、陆源污染物输入、地下咸-卤水入侵以及各种海洋灾害日益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最近30多年来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严重退化,表现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淡水湖泊湿地现在大都已经退化消失,大面积的潮上带自然湿地被虾蟹池、盐田等人工湿地取代,潮间带湿地底质和潮下带湿地水质不断恶化,赤潮等海洋灾害多发,湿地生物多样性受损,渔业资源衰退等。针对导致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利用淡水资源,加强水环境整治与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减轻对湿地的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来增加湿地蓄水量以满足湿地生态需水,减轻海洋灾害等恢复和重建退化湿地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山地景区康复性景观的科学分类与评价,可为山地康养旅游规划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而现有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山地景区康复性景观分类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地,进行了康复性景观类型识别与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山地景区康复性景观分为自然康复性景观与人文康复性景观。其中自然康复性景观包含地文康复性景观、水域康复性景观、生物康复性景观与气象康复性景观,人文康复性景观包含建筑与设施康复性景观、历史遗迹康复性景观与人文活动康复性景观。(2)山地景区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与精神健康四个一级指标以及17个二级指标。(3)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各类康复性景观评价结果均处于“较好”的评价等级,其中地文康复性景观与水域康复性景观的得分位居前二。本研究可为山地景区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提供理论支持,亦可为山地景区康复性景观评价提供案例借鉴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97.
998.
我国河流水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河流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河流水质监测站网的发展、河流水化学特征和30a来河流水质变化3方面,总结我国学者对我国河流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植被分区的秦岭年降水分区验证及其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秦岭年降水量进行分区,比较秦岭降水量客观分区与植被南北分界线的一致性,运用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和小波方法分析了各分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秦岭区域可以按年降水量分为4个区域,其中秦岭中段南北分区与植被分区界线相近,走向相同;秦岭各分区多年降水量一致表现为减少趋势,近57年来,各区大约减少了一成左右的降水量;秦岭区域年降水量在近57年里发生了多次转折,最明显的转折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2001年前后秦岭区域降水出现了波动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趋势强度还比较弱,难以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丰水顶峰时期;秦岭各分区最显著震荡周期2~4年。建议在开展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研究时,应该考虑年降水量分区与植被自然分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0.
秦皇岛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她以北方不冻良港,万里长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而闻名中外。然而,随着工业发展,这里一度大气和河流污染严重。渤海明珠会不会失去光泽呢?人们的焦虑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