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507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基于GDS的黏土非线性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黏土渗透性与孔隙比的非线性关系,讨论和总结了4种渗透模型,即 渗透模型、 渗透模型、 渗透模型和 渗透模型。来用GDS高级固结仪,对萧山黏土8个试样进行了一维固结渗透联合试验,使用直接法整理固结压力作用下渗透系数等试验结果,分析了对应于4种非线性渗透模型的土性参数。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萧山黏土渗透性随固结压力增加呈现非线性减少,在50~1 600 kPa压力作用下其的渗透系数从8 ? 10-8 cm•s-1减少为8×10-9 cm•s-1;4种非线性渗透模型对萧山黏土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52.
采用系统理论的观点,较详细的剖析了底板岩溶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底板岩溶水赋存于由裂隙、溶隙、溶孔等构成的多重介质,为裂隙溶洞型储水类型;地质构造、岩性差异对系统结构空间格局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底板岩溶水可分为一个地表汇水系统和三个地下水系统,均属于浅层水循环系统:岩溶水主要补给来源于降水,以集中式点状排泄,各系统水动力特征参数相当,平均径流模数在2.29~4.99L/(s.km2);系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或HCO3-Ca.Mg,矿化度低,循环周期短。针对7号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初步采用模糊边界进行了安全分区。以上结论对木孔煤矿采掘过程中底板突水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3.
攀枝花地区冰期膨胀土生成于二冰期晚期中更新统冰期,通过室内和现场物理力学试验和分析,揭示攀枝花地区冰期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其性质受土体的矿物成分、含水率、裂隙面、埋藏深度、级配、试验条件等因素、条件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中的裂隙面按光滑程度不相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光滑裂隙面和光滑擦痕裂隙面;粗...  相似文献   
954.
全新世早期古长江海侵三角洲卫片初步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德林等通过卫片解释研究了古长江口的演化问题,提出了从东台到江都在全新世早期的古长江口演化也存在“雁”形演化这一新看法。本刊认为,这种看法是对玉木冰期低海面时长江三角洲可能位于东海水深150米以下这一概念的挑战,并有可能建立起自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演化的基本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科研动向。我们热切希望有关这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出现在本刊上。  相似文献   
955.
956.
渤海东部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渤海东部浅地层自海底向下数十米可分A、B、C三层.A层为全新世海相沉积,大约形成于9kaBP以来;B层为陆相至海陆过渡相沉积,大约形成于9~13kaBP;C层为末次冰期盛期的陆相沉积,形成于13~22kaBP.  相似文献   
957.
海滩均衡剖面是海洋动力和海滩泥沙充分作用下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对均衡的海滩形态。绝对意义上的、理想的均衡海滩剖面在自然界是难以找到的 ,而统计意义上的海滩均衡特征可以满足海岸变化和海滩过程研究需要。海滩均衡剖面的形态主要受控于国海滩泥沙的粒度特征 ,该剖面的形态指数是海滩泥沙沉降速率的函数 ,海滩粒度越粗 ,海滩坡度越陡。本文研究的日照海滩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均衡剖面。由于海滩沉积物粒度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 ,海滩剖面不是一个理想的均一平面 ,而是由与海滩泥沙粒度相适应的两个均衡剖面组成。这两段海滩的表层粒径分别为 4.8Φ和 7.5Φ ,观测剖面的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 0 .0 75和 0 .0 1 5,理论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 0 .0 77和 0 .0 2 ,理论值和观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8.
末次水期盛期长江入海流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现代长江口外东海内陆架和外陆架三条地震剖面的地层和埋藏地貌分析,并经与相关钻孔和现代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资料对比,在东海陆架研究区内未发现末次盛冰期时古长江沉积和古河谷,前人所称这长江古河谷实际上是现代潮流水道。认为当时长江很可能未曾由研究区流经东海陆架入冲绳海槽。  相似文献   
959.
全新世高海面何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夏东兴 《海洋学报》1981,3(4):601-609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同志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不同地点全新世中期高海面的问题[1-3] 1).此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1920年R.A.Daly发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一些地方有高于平均海面约6米的新鲜珊瑚礁阶地.众所周知,珊瑚只能生长在低潮位附近,因此他推论在近代时期发生了世界性的洋面下降.而且,他用冰川控制的观点解释这种现象,认为气候较今温暖的大西洋期的海面比现在高6米[4].后来,又有人在澳大利亚、北非、日本等地亦发现同期高海面的遗迹.另外,一些人则不同意此高海面的说法.如H.N.Fisk(1951)、J.M.Coleman和W.G.Smith(1964)等人根据对墨西哥湾沿岸的研究,他们看到海湾沿岸新老海滩沉积物之间的差别甚微,应用地貌学的原则及C14的测年资料,得出5,000年以来海平面并无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0.
北海海洋浮游生物生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