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统计福建省永安市1958—2007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找出雷暴发生时空分布、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安市雷暴日50年平均68.12日,年际变化呈波动减少趋势,3—9月是雷暴发生的高发期,占全年雷暴的95.3%,月际雷暴发生次数呈单峰型特征,峰值出现在8月,16—17时是一天中发生雷暴的最高期,西南方向发生的雷暴略多于其它方向。  相似文献   
52.
针对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中观测值定权的问题,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以IGS提供的精密星历为参考,将卫星坐标的三维均方根误差与附有加权因子的用户等效距离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对各系统轨道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找寻其规律。对2013、2014、2015各年8月份轨道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DS系统在逐步完善,GPS/GLONASS/BDS 3系统轨道误差的权比在3年间显示出5∶2∶1、5∶2∶2、5∶2∶3的变化。以后的组合定位观测值可参考2015年的权比定权。  相似文献   
53.
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张泽明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2,17(2):141-149,T001
  相似文献   
54.
胡海  游涟  宋丽丽  胡鹏 《测绘学报》2016,45(Z1):56-65
地球剖分网格(或全球位置定位框架)系一种科学简明的空间参考系统,是地球信息数据的离散化、准确化、系统化的表现,这是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是全部地理计算的源头和归宿。近年来,随着GPS、北斗等卫星系统日趋发展和全球化应用,此相关于全球三维位置准确性、度量和全部空间分析准确性等基础问题受到人们高度重视。本文首先针对多年来地球剖分网格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提出和分析了网格数据的质量的若干问题,即剖分的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准确度和一些相关问题;然后面向剖分中的定位和度量,指出了剖分对象及其度量空间特征,剖析了"3维结构及厘米级准确度"的革命性需求将对GIS体系和剖分科技体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接着,着重指出地球剖分的椭球三维途径的主体和剖分途径,论述了加强剖分基础理论阐述的内容和意义,并介绍了地图代数在地球剖分基础对象、椭球三维剖分和理论途径和相应试验。最后,课题组认为椭球型、(B,L,H)三组正交曲面剖分是地球剖分工作的正确途径,建议大力强化剖分理论基础研究,发展和完善剖分的标准体系,迅速创建地球剖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55.
1 .IntroductionThe 1 0 0kWshorelinewavepowerstationofChinaisanOscillatingWaterColumn (OWC)wavepowerdeviceintegratedtoanelectricgrid .ItislocatedattheZhelangTown ( 2 2°39’Nand 1 1 5°34’E) ,ShanweiCityofGuangdongProvince .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the 1 0 0kWOWCshore linewavepowerstationissupportedbyChina′sNationalKeyTechnologiesR&DPrograminthe 9thfive yearplan .TheconstructionofthestationstartedinJune 1 998andwascompletedinFebruary2 0 0 1 .Uptonow ,ithasbeenoperatingfor2years …  相似文献   
56.
复杂地形下岸式波能装置的水动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线性势流理论出发,用格林函数法对带前港的岸式波能装置(下简称岸式装置)作三维水动力分析,分析时考虑了岸式装置附近的复杂地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复杂地形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7.
Wave Energy Study in China: Advancements and Perspectiv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1ThissubjectwassupportedbytheHighTechResearchandDevelopment ( 863)Program (GrantNo .2 0 0 1AA5 160 10 ) ,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 (GrantNo .5 99760 4 7andNo .5 99790 2 5 ) ,theScienceandTechnicProgramofGuangdongProvince (GrantNo .C32 0 0 4 ) ,andNationalScie…  相似文献   
58.
Investigation on the Oscillating Buoy Wave Power Devic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  Yongling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1):141-149
An oscillating buoy wave power device (OD) is a device extracting wave power by an oscillating buoy. Being excited by waves, the buoy heaves up and down to convert wave energy into electricity by means of a mechanical or hydraulic device. Compared with an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 (OWC) wave power device, the OD has the same capture vvidth ratio as the OWC does, but much higher secondary conversion efficiency. Moreover, the chamber of the OWC, which is the most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part to be built, is not necessary for the OD, so it is easier to construct an OD.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is conducted for an optimal design of the OD firstly, then a model of the device is built and, a model test is carried out in a wave tan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D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WC and that the OD is a promising wave power device.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斜坡南部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超高压高温L气田。但针对该气田内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等问题研究较少,制约了本区勘探的进展。文章基于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区域石油地质条件、烃源岩特征及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初步揭示天然气的类型和气藏差异成因。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上看,L气田中L1、L2和L3气藏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在天然气干燥系数及重烃碳同位素值组成等方面差异较大。尽管天然气均为煤型气,但可依据甲烷、乙烷及丙烷碳同位素值及δ13C1-δ13C2等参数细分为M型和S型,M型主要与梅山组烃源岩有关,S型主要来自三亚组;从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分布看,从近凹中的L1气藏至近隆的L3气藏,天然气类型由既有M型也有S型转变为以S型为主,这一差异与烃源岩生烃过程、气藏的空间位置及垂向充注过程密切相关;从气藏形成过程看,凹陷斜坡南部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在全新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近凹一侧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断裂进入黄流组成藏,形成L1气藏,近隆一侧三亚组天然气进入梅山组二段成藏形成L3气藏。  相似文献   
60.
2013年雷州半岛一次罕见冬季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竹  徐峰 《广东气象》2015,37(3):20-23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以及数值预报资料,分析了2013年12月14—16日雷州半岛冬季暴雨个例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500 h Pa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长期存在于雷州半岛两侧,低层低涡及暖式切变线稳定,为暴雨发生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引导的冷空气汇集,为暴雨区输送水汽和能量,暴雨初期水汽通量15 g·cm-1·h Pa-1·s-1;暖平流与正涡度平流共同作用,加强了暴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