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北梁火山机构中首次发现瘤状流纹质淬碎碎屑岩,产于晚侏罗世张家口组酸性火山岩地层中。此类岩石呈球度较好的疙瘩状或瘤状。球体含量在80%以上,大小一般0.5~10cm,胶结物为隐晶质、玻质熔岩。岩层下部球体滚动特征明显,层圈构造发育;岩层上部球体未滚动,具有平行流面构造。岩石中球体成因主要是喷发的火山集块—角砾岩,被水冷却时产生淬碎作用,并在滚动中进一步圆化而成。  相似文献   
12.
坝上张北盆地成热的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北盆地成热地质条件分析后认为,区内成热的可能性极大。首先,尚义一平泉深断裂、张北一沽源及张北一安固里淖大断裂通过本区,是三条现今仍在活动的活动性断裂,这种断裂活动区的大地热流值一般都较高,容易形成地热异常;在上述三条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新生代火山通道发育,这些火山通道已深达地幔甚至软流圈,可直接从地球深部向上传导热量。因此,区内热源充足。其次,张北盆地是高原内部大型负向构造,其内淖较多,现代冲洪积及湖积层发育,是个典型的积水盆地;从浅部第四纪松散堆积层、中浅部晚第三纪汉诺坝组玄武岩至深部白垩纪土井子组陆相沉积碎屑岩皆是良好的含水层,加之区内断裂构造的导水作用,可使深部地下水不断得到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故区内水源丰沛。三则,白垩纪土井子组沉积碎屑岩厚度巨大,并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因此岩石的孔隙度大,渗透性和流通性好,是深部载热流体活动循环和热量储存的理想场所。另外,气孔构造发育、浮岩层和喷发间断面多、分布广泛的汉诺坝组玄武岩犹如巨大岩盖,可以起到“盖层”(准盖层)的隔热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多金属矿的成矿过程中,许多矿产的形成与火山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掩盖地区火山机构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方法之一。本文结合磁法工作在河北省丰宁县和顺店地区的工作实例,分析了磁法在圈定隐伏火山机构中的应用效果,认为磁法在该地区圈定隐伏火山机构进而指导地质找矿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冀北流纹质淬碎碎屑岩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国礼 《中国区域地质》1999,18(2):127-131,T001
在北梁火山机构中首次发现瘤状流纹质淬碎屑岩,产于晚侏罗世张家口组酸性火山岩地层中。此岩岩石呈球度较好的疙瘩状或瘤状。球体含量在80%以上,大小一般0.5-10cm,胶结物为隐晶质玻熔质。岩层下部球体滚动特征明显,层圈构造发育。岩层上部球体未滚动,具有平行流面构造,岩石中球体成因主要是喷发的火山集块-角砾岩,被水冷却时产生淬碎作用,并在滚动中进一步圆化而成。  相似文献   
15.
冀北双井子穹状火山活动时代为晚侏罗世张家口期,其总体活动特征是一个早期从酸性岩浆活动开始,晚期以中酸性岩浆活动结束的反序活动“演化”过程,与正常的岩浆演化规律相悖。根据岩石化学、稀土元索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张家口早期酸性火山-侵入岩主要源于陆壳物质的重熔作用,岩石成分富硅、钾、铝而贫铁、镁、钙,钠含量相对偏低,标准矿物刚玉常见,与典型陆壳重熔型岩石特征一致;张家口晚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主要与壳幔物质的混合(或混熔)作用有关,岩石成分以富铁、镁、钙且钠含量相对偏高为特征,标准矿物透辉石常见,硅、钾、铝则明显偏低,与典型壳幔混源的同熔型岩石特征相同。表明张家口早期酸性火山-侵入岩与张家口晚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之间不存在同源岩浆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能否以岩石结构演化特征为基础建立S型花岗岩的谱系单位,深成岩体间的接触关系类型能否作为划分花岗岩等级体制的标志,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的高位深成岩体能否单独建立谱系单位以及混合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可否利用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建立谱系单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尚有不妥之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窟窿山碱性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和特征指数、微量元素及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大陆内部拉张构造环境中,非造山期的A型花岗岩。其产出位置恰好在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带内,一些NE走向张性断裂发育,该区早期破火山口的塌陷作用,为碱性花岗岩的侵入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并具有被动侵位的特点。从已测得K-Ar法年龄值(108Ma),推断其侵位时代上限为早白垩纪晚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区内赋矿围岩地质和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后认为。区内铅锌矿的赋矿围岩及矿源体并非新太古代红旗营子群变质地层。而是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元古代二长花岗质侵入岩。属于S型花岗岩。在地壳物质重熔形成S型花岗岩的过程中。Pb、Zn、Cu、Ag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和富集。致使二长花岗质侵入岩中Pb、Zn、Cu、Ag元素的丰度值和富集系数明显高于红旗营子群变质地层的浅粒岩。从而形成了新的矿源体。  相似文献   
19.
孤山子超基性岩体内Cu元素丰度值普遍较高(平均159.50×10^-6),浓集克拉克值(7.98)远远大于1,呈非常强的富集状态,具备了形成大型铜矿床的物质基础;岩体内结晶分异现象比较明显,自早而晚、自下而上岩石组合总体呈现基性程度逐渐减小的分异演化趋势,为海西期熔离一贯人型铜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岩体位于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构造条件十分有利;区内Cu元素异常的空间位置距燕山期花岗质岩体较近,表明区内很可能存在燕山期热液型铜矿的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