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现有系统无法满足兼容性和适用性要求,不支持位置服务和统计分析需求等问题,设计实现了管理服务与统计分析系统。通过构建兼容多网络解算软件、支持多终端的基准站管理体系,完善了平台与用户沟通机制;利用基于位置和地图服务模式满足了不同类型用户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需求;搭建数据存储、管理和统计分析平台,实现了位置大数据时空特征分析,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2.
唐超  朱祥坤 《地质学报》2015,89(Z1):110-111
<正>莱芜张家洼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中地区,是典型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因其地理位置、成矿条件与河北邯邢式铁矿相近,故也被认为是典型的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床。综合邯邢式铁矿的成因争议和张家洼铁矿的矿床特点,可推知张家洼铁矿的铁质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可能:○1来源于沉  相似文献   
23.
高兆富  朱祥坤  张衎  罗照华  包创  唐超 《岩石学报》2015,31(12):3725-3731
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狼山成矿带最大和最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目前该矿床硫的来源及成矿过程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矿区常见硫化物矿石和最重要的赋矿围岩——绢云石墨片岩中的硫化物分别进行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东升庙矿床的硫化物普遍富集硫的重同位素,且矿石与围岩中的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布范围均较为集中。绢云石墨片岩中的黄铁矿的δ~(34)S值在+19.4‰~+23.4‰之间,具有和当时海水硫酸盐相似的硫同位素组成,指示围岩中的不规则黄铁矿是孔隙水(海水)中的硫酸盐被完全还原后形成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在+28.3‰~+31.3‰之间,相比围岩中的黄铁矿明显富集硫的重同位素,指示两者具有不同的硫源。矿石中的硫可能源自基底地层中蒸发岩的溶解,由此形成的硫酸盐占主导的热液流体可萃取大量铅、锌等金属,当遇到狼山群地层中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时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从而造成硫化物的大量卸载,形成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24.
??????????9??GPS????????????????????4??IGS?ο??????????????????????????GPS??????????????????????????仯????????λ???GPS????????????????????????????以????????4 mm??????????????1 cm??2006???2007?????????9 mm???????????4 cm??  相似文献   
2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逐年累积,轨道交通沿线的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数量多、工艺复杂、对在建/运营线路安全影响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保护区内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针对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管理现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并设计研发出一套针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综合平台,在规范保护区内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手段,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分析及预警,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6.
田军  唐超 《测绘通报》2020,(9):23-26
随着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收尾和“十四五”规划的启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的水平大大提升。智慧建造能够辅助项目进行精细化智慧化管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交通建设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但是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现有体系中引入新型测绘技术,分析其在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和功能,重构了智慧建造架构体系,深入探讨了新型测绘技术带来的智慧变革,提升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应用深度。  相似文献   
27.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盾构隧道安全监测工作中应用较为成熟。本文以地铁盾构隧道监测点云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实现了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智能诊断。首先通过激光点云生成灰度图像;在此基础上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地铁盾构隧道中的渗漏水和裂缝的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生成隧道病害智能诊断系统,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了智能监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我国地铁运营监测的技术水准。  相似文献   
28.
围岩蚀变现象是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降低找矿成本,提高找矿效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覆盖范围广、获取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蚀变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之一.根据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各自的波谱优势,把两者进行集成,得到 AO 数据;然后融合 AO 和 LandsatG8OLI全色波段得到融合后的 AOM数据.基于 AOM 数据,利用波段比值、相对吸收深度、混合调制滤波对研究区的矿化和围岩蚀变进行了提取.为了验证 AOM 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对比了数据集成和融合前后的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①AOM 数据能够充分利用LandsatG8OLI和ASTER的波段信息,包含了比任何单个数据都多的蚀变信息;②AOM 数据能够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2006年登陆我国的超强台风“桑美”,分别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 GFS)再分析资料和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区域客观再分析资料作为背景场,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进行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试验,考察不同的背景场条件下雷达资料同化对台风初始场、内部结构及其随后确定性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GFS试验和JMA试验在同化了雷达资料之后分析出的台风700 hPa风场和500 hPa高度场相比其初始场均有所增强,JMA试验在3 h同化窗内的均方根误差和最小海平面气压的改进效果均比GFS试验显著,同时对台风动力和热力结构的改进效果也优于GFS试验;JMA试验对台风降水、路径、强度的预报均优于GFS试验,且能预报出台风前沿的降水,更加接近观测实况。  相似文献   
30.
目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主要采用水准仪进行人工测量。该监测方法不仅作业效率低、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无法实现全天候监测。针对传统人工监测无法满足地铁运营期间的实时监测需求的问题,本文引入静力水准自动测量技术,通过在地铁隧道道床布设静力水准仪,在远程采集端实时获取监测点数据,实现隧道结构保护区在施工时全程监测,为施工期隧道结构安全提供保障。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对工程中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地铁隧道自动化水准测量,为地铁运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