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9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吴刚  余钦范 《中国地震》1990,6(3):79-86
本文以航磁资料为基础,详细地探讨了南北地震带的磁性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指出在构造层次上浅部多为北西、北东向的构造网络复合,深部则呈南北向、东西向构造带相互正交迭加。其内的地震活动与构造环境之间关系密切,地震的活动范围和强度明显受其浅部、深部构造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92.
中国南北地震带磁性层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刚  余钦范 《地震地质》1990,12(3):207-214
本文首先给出磁性层下界面反演的等效模型和其在球坐标系下变地磁倾角的二维反演方法,利用航磁资料研究了南北地震带的磁性层结构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为:1.磁性层南北两端厚,中间薄;2.下界面呈南北向的宽隆起带,北浅南深;3.磁性层所处的层位温压条件适于积累应力能量产生粘滑错动,地震多发生在磁性层内,往往位于磁性层由厚变薄的过渡处,并多伴有断裂、温泉、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3.
利用重力异常研究亚东—格尔木地壳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研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1987年完成了亚东一格尔木及东拉一尼木的重力补点测量(1:50万)工作,共布设了226个测点,全长1670 km在这些测量数据的墓础上,计算了研究域内的莫霍深度和均衡异常,分析了地壳和上地幔的均衡信息。利用布格异常与测点高程的相关分析,划分出了9个地体和13个较大断裂,给出了高原隆起及板块碰撞的模式。我们认为高原隆起的直接作用来自板块的碰撞,由冰川消融引起的均衡同升是非常微弱和不重要的,要把这种作用与构造运动引起的快速隆升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亚东—格尔木长磁剖面测制过程,断面的垂向视磁化强度填图的方法、技术要点,通过计算得出了亚东一格尔木地学断面的等效深度内的视磁化强度值,根据△J=J-J值将其分为5类地区,文内对地壳磁层上下界面进行了计算,并与重磁进行了对应分析。最后提出了地壳磁结构地质模型及几点震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
岩石与矿物的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安徽省及其邻区航磁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应用区域磁测资料进行地震蕴震层研究的可能性作了分析。以安徽省及其邻区为例,讨论了深部磁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不同层次的磁异常特征,反映出本地区存在着东西向的隆坳块体和近南北向的窄长深坳陷带。前者为长期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性条带或边缘构造带;后者则为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活跃的构造带,两者对本区的地震活动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7.
李润江  孟令顺 《地震研究》1989,12(2):137-145
均衡状态是评价一个地区现今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东北南部地区普拉特—海福特均衡重力异常特征的分析,并通过均衡重力异常与深部地壳测深结果、地形趋势面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以及与艾理均衡重力异常结果的对比分析,以达到:(1)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资料;(2)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东北南部地区及海城震区的均衡状态,以期在海城震区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98.
水平梯度法提取重磁源边界位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水平梯度极大值确定密度和磁性体边界的方法,并由计算机自动搜索成图。可广泛用于区域重磁异常的构造解释之中。  相似文献   
99.
小区域GPS高程拟合方法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多项式拟合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由小区域少量的GPS与水准重合点,将GPS测得的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量级正常高的实现方法作了讨论,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2.8 cm。  相似文献   
100.
唐哲民  陈方远 《岩石学报》2007,23(12):3309-3316
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深度1596~2038m的榴辉岩段和2038~2500m的片麻岩段之间存在一条厚一百余米的韧性剪切带(深度2010~2145m)。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化退变榴辉岩、花岗质糜棱岩等强应变岩石组成,韧性剪切带的面理倾向SEE,倾角由上部平均52°向中、下部平均32°转变,拉伸线理产状与面理倾向近一致,是220~200Ma期间折返应变的产物。糜棱岩化退变榴辉岩和花岗质糜棱岩的显微构造与石英晶格优选方位显示了折返阶段早期自SEE向NWW逆冲剪切指向以及后期自NWW向SEE正滑剪切指向转化的应变行为。CCSD主孔2010~2145m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它位于以榴辉岩为主的岩性-构造单元与其下以片麻岩为主的岩性-构造单元的界线附近有密切联系。第一期超高压阶段南北向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叶理、拉伸线理产状及相关的岩石类型与第二期、第三期阶段SEE- NWW向折返变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