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9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苏北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重磁异常反演解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东海县毛北地区重、磁观测异常进行了处理和特征分析,并根据科学钻探主要目标体榴辉岩与其围岩有达0.9×103kg/m3的明显密度差,进行了等效密度反演成像与综合地震约束反演计算.给出了该地区重力异常模型,可作为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陆地 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编制中国岩石圈篱笆图 ,并加以说明。通过对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学分析 ,认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和青藏高原周边重力梯级带为界 ,可把中国陆地划分 3个岩石圈构造单元。中国陆壳既有三分结构也存在二分结构 ;对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带、高导带和天然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为界 ,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特征与构造运动、均衡调整过程有关。莫霍面几乎遍布全国 ,它具有内部结构。下部地壳底部存在的地球物理异常与莫霍面有关 ,也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14.
裴正林  余钦范 《地球学报》2001,22(2):179-184
地质灾害体如岩溶、陷落柱、软弱层等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属于复杂模型或大扰动异常体的非线性成像,该文首次将小波多尺度思想纺入到蟛间层析成像,建立了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非线性成像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对中国东部陆缘地带大型盆地区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部分结果,本文的基本认识:(1)穿过松辽盆地的1孙吴-双辽断裂可能是东倾伯低角度壳内断裂;(2)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可能属于“混合型裂谷盆地”;(3)东海盆地台北坳陷处在多期次张性应力场环境中,使在其西部附近产生张性正断层系;(4)欧亚大陆东部新生代区域构造运动总体处于右旋走滑拉张环境,其动力因素包括板块运动和地幔物质运动;(5)研究区莫霍面具有较为复杂的变化;(6)复合尺度研究方法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大量数值模型试验,并根据射线密度、射线正交性和点扩散函数,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在空间上是可能性变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好于水平方向,而且高速异常体和低速异常体的图像形态和分辨率是非一致的。高速异常体波形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距离为1/2波长,垂直分辨率最小分辨率距离为3/10波长;而低速异常体的波形CT图像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分辨率约为2/5波长,垂向最小分辨率约1/5个波长;走时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为3个像元,垂直方向的最小分辨率距离为2个像元;当井深与井间距之比为2时,图像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首先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多边形法计算基底界面深度的程序,计算了一条基底界面深度。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对黑龙江省虎林市幅1∶20万重磁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虎林盆地布格异常和区域场特征,结合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综合资料,按结晶基底起伏状态,将虎林盆地划分为3个隆起区,2个凹陷区。应用Sufer软件以及3D成图技术恢复出盆地基底起伏界面全貌。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调查中磁与电磁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晦鸣  余钦范 《地学前缘》1998,5(2):237-245
探查和监测废弃埋藏物的污染状况是环境灾害调查的重要内容,而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进行调查通常是最为经济、快速有效的。西方发达国家近年应用物探新方法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废弃埋藏物调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文中介绍美国最近几年采用高精度磁测和电磁测量进行浅层(埋深小于4m)废弃金属埋藏物、战争遗留物(如炸弹)及化学污染物的调查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下列方法将有效地增强环境污染源的异常信号,提高物探方法在环境灾害调查中的探测能力:高分辨率的测量仪器,如精度达001nT的航空磁力仪,进行数据采集并辅以GPS定位;降低飞行高度、加密测网布置精细网格;采用校正和滤波等手段消除噪声干扰,并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反演作出定量解释;航空磁测、电磁测量与地面磁梯度、地质雷达等不同方法配合等。  相似文献   
20.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图结构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综合研究中,处理和解释了沿断面实测的高精度磁测剖面和大范围的航磁资料.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有视磁化率填图、长波磁异常提取、方向滤波和航磁数字图像处理,并反演了地壳磁层的上、下界面深度.依据资料处理结果,对研究区内构造断裂的分布、不同地体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与边界位置及岩浆活动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利用位场模拟方法,得出了代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地壳结构的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