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636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北部湾盆地的现令地温场具有不均一性,这种特征除与基岩埋藏深度有一定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活动热流体有关。地壳热结构分析表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比较稳定,放射性产热元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略。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以及粘土矿物等参数,对盆地的古地温场做了探讨。最后,运用Mckenzie模型模拟了盆地的热演化史。  相似文献   
992.
前言地球内部存在许多地震波速度间断面,地球以这些间断面为边界,分成几个层构造。从大的方面讲,根据被称之为莫霍面、慢一核边界(CMB)的大的地震波速度间断面,将地球分为地壳、地慢和地核三层。再细分就是以深度为660km左右的间断面将地慢分为上地慢和下地慢,以深度在5155km左右的内外核边界(ICB),将他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全球性的间断面中.速度对比大的莫霍面、CMB、ICB被认为是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分界面,在410km,510km和660km左右深处存在的间断面被认为是某种构成矿物向高温高压型相变的产物。除了这…  相似文献   
993.
日本海、菲律宾海、南中国海等所谓边缘海的大部分都被认为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一样是由于海底扩张而形成的。要了解日本列岛的形成过程就必需掌握边缘海的特征及其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994.
995.
地处丘陵山区的湖南省某电厂,由于受到复杂的山区气流场和气象条件的控制,电厂烟囱排出的烟气,受过山气流大涡旋运动流场的影啊,严重的污染大片农田及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通过利用分层流盐水槽所进行该电厂地形条件的模拟实验。详细的介绍了实验方法以及在中性与稳定层结条件下的流场特性和由于不同流场条件所造成烟气的运动规律。对不同的排烟高度所得到的不同烟气下沉距离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了减少排烟污染的合理烟囱高度和位置。经与现场实测的结果对比,取得了相当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任丘油田位于河北省任丘县、华北平原冀中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一饶阳凹陷内。由于其特殊的应力条件和地质条件,使其成为地质和力学结构上的簿弱点。油田的开发和高压注水,使其有效应力值进一步降低,发生了诱发性小震群活动,最大震级M_s=3.3。在华北地区发生中强地震前,该区小震群活动有明显增强现象,这种特点与华北地区5~7级大震前出现小震群活动的特点相一致。该区是华北块体大范围的统一应力场作用下,反应地壳应力变化的敏感点,可以作为监测华北地区震情变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97.
杨暹和  张洪刚 《地球学报》1984,6(3):195-206
<正> 我国的元古代地层以蓟县、三峡等剖面为标准,自上而下划分为震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和五台系,时限为610—2500百万年。西南地区的元古界自勒克莱(M.A.Leclere,1898)开始研究,已有80多年的研究历史,三十至四十年代通过谭锡畴、李春昱(1929—1933)、王曰伦(1937)、丁道衡(1941)、黄汲清(1945)、孟宪民等(1947)地质前辈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本区元古界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经常遇到有显著前兆异常而无近震与之对应的情况,此即所谓“无震异常”。1979年冬至1980年春,我省靖远—天祝一带出现一批地下水动态异常,异常之强烈及其展布范围之大,为近十年来所罕见,同时伴有一些其它前兆异常现象,但至今该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99.
文中研究了金矿带中盖层、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金的丰度,阐明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并深入讨论了热液成矿阶段中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pH、Eh、压力、矿化度、含盐度、硫氧逸度及稳定同位素)。最后得出其成矿作用为“双混”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试论李伍铜矿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伍铜矿床是一个富铜矿床,在成因上长期存在争论。本文以野外观察资料为基础,着重从含矿建造、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等,较系统地论证了李伍铜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了该矿床是在海底火山喷流─同生沉积形成“胚胎矿”或“贫矿层”的基础上,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富集生成。区域变质晚期阶段的构造动热变质作用对矿质再它集起了极积作用。矿床的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喷发活动,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所含的重硫与火山硫的混合源。故此类矿床应称为“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