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1122篇
海洋学   22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至199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发表论文900余篇(中文),本文试图应用文献计量和主题分析等方法,剖析这些论文的分布结构和主题特色,对于认识我校1992 ̄1996年科学研究成果和不来科研潜力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论文发表中所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2.
广西龙胜地鞠非构造侵位的蛇绿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龙胜地区的蛇绿岩并非是构造侵位于元古界丹洲群中的异地洋壳碎片,而是早期岩浆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席在原地遭受变形分解作用的透镜体型产物。龙胜蛇绿岩是一种非构造侵位的另一种类型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53.
晋南地穹列煤层气赋存区构造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晋南地穹列构造型相分析,恢复了4期应力场:①地洼初动期(印支期)近S-N水平挤压;②地洼激烈期(燕山期)NWW-SEE水平挤压;③地洼余动期(喜山早期)NNE-SSW水平挤压;④地洼余动期(喜山中期)NW-SE、NWW-SEE近水平伸展。其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W-SE向伸展应力场为主,但在沁水地穹则表现为NEE-SWW向近水平挤压应力场。有限元模拟分析证实:此局部挤压应力场的动力来源于挽近地质时期太行山和霍山的隆起与抬升,临汾地洼和太原地洼中的伸展应力场则与地洼壳体下部慢源物质逸散所导致的侧向拉伸有关。区内应力降的分布特点与晋南地穹列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具有良好的对应相关性,在高应力降区,单位体积煤层气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模拟主应力差等值线图中两个高主应力差值区恰好与东部沁水地穹中两个高含气量区相对应,充分说明地洼余动期构造应力场中高压应力区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4.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及地质热历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裂变径迹法对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质热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地温具有古高今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大断裂发育处高的特点,该规律主要受控于该区基岩埋深和热流值的差异,导致二叠纪烃源岩于三叠纪晚期成熟,侏罗纪烃源岩成熟于侏罗纪末期至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55.
论胀缩岩土特征与斜坡失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同珍  方云 《地球科学》1997,22(4):415-418
讨论了胀缩岩土的基本特征与测试技术,探讨了该类岩土全球宏观人布及其胀缩势能,研究了粘土矿物尤其是高钠蒙脱石与地质环境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胀缩岩土斜坡的移动规律和失稳机制,揭示了相应内外环境作用下不同边坡破坏的再现性,结果表明;失稳机制有助于同类工程问题的后继研究与处理。  相似文献   
56.
利用实况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5日登封市局地出现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高低空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揭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57.
统计1971~2003年桂西北地区7~9月的高温日数情况,并对高温日数偏多年的前期(1~6月)500hPa环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多高温年关系密切的是前期(1~6月)北半球500hPa极涡中心位置偏西及偏于极地。强度偏强;印缅槽强度偏弱;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偏小,强度偏弱,脊线、北界位置偏南,西脊点偏东。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南羌塘基性岩墙群U-Pb和Sm-Nd同位素定年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古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地区,羌塘南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代与构造背景对确定古特提斯阶段联合古陆解体的具体时间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选择单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对基性岩墙进行定年研究,获得了(312±4)Ma单颗锆石U—Pb谐合线年龄和(299±13)Ma和(314±5)Ma两个Sm-Nd全岩等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基性岩墙群为羌塘地块裂离作用的产物,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代表了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为羌塘地块裂解提供了构造事件年龄,为重塑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9.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60.
气象因子对晚稻小农占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稻中熟小农占品种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影响千粒重的外部因素除栽培措施外,气象因子的作用亦相当重要。全生育期的气温日较差大与灌浆期间日照时数多、平均温度低共同作用有利于延长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千粒重,而不利因素则主要是在水稻减数分裂期及抽穗至乳熟期的大风和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