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13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93篇
地质学   1078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政军  王瑜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403-409,427
在林西地区新发现的叶肢介和介形虫等化石,证实了大兴安岭南部存在早三叠世地层,这套地层为具有红层性性质的河一湖环境产物,与下伏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有较大的差异,林西组中-下部以海相沉积为主,并发育浊流沉积,反映直到第二叠世中期大兴安岭南部仍有残余海盆存在,应是造成晚二叠世南北植物化仍保持区系特征的主因。林西地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揭示,大兴安岭南部的晚古生代板构造活动一直到印支构造旋  相似文献   
42.
通过某金矿床黄铁矿晶体形态和热电系数等标型的研究,指出不同阶段、不同矿化类型和不同标高晶形和热电系数、导型的演化趋势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发现了矿体从+20m标高→-70m标高,矿体经历了一个“再现→尖灭”的过程,并从晶形的角度定量地模拟出标高与单形晶{100}+{hk0}含量和的关系方程,从而算出了矿体尖灭再现的纵向距离为93m,借助于计算机有效地找到了矿物学填图参数——黄铁矿热电系数均方差,进行了矿物学填图,对矿体进行深部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43.
针对金门用水现状、发展规划和大陆水资源及工程供水条件,建立大陆向金门供水的水资源系统仿真模型,应用聚合-分解-协调的求解技术,模拟分析不同工程措施供水方案下的金门供需状况,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4.
西藏羌塘地区几个地质构造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西藏羌塘地区的六个地质构造问题。包括冈瓦纳与欧亚大陆古特提斯界线;羌塘地区是否存在加里东期或更古老基底;羌塘地区的地层系统及其对比;狮头山、黑熊山一带蓝片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龙木错─双湖蛇绿岩的性质、成因及年代;羌塘盆地中三叠世以前是一个统一的盆地还是分属两大陆的边缘海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更加清楚、完整地认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5.
从液动锤基础理论出发,依据理论计算公,科学建立数学模型,开发计算机软件,对液动锤内部动力过程及工作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电算,寻求大幅度提高冲击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1995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测绘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截至1995年底,累计完成陆地填图面积691万km2,约占可测面积的91%。1...  相似文献   
47.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河西走廊新生代沉积敏感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隆升过程. 酒泉盆地玉门老君庙剖面高分辨率磁性地层研究表明, 疏勒河组胳塘沟段和牛胳套段的年龄分别为>13~8.3 Ma和8.3~<4.9 Ma, 玉门砾岩、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的年龄分别为3.66~0.93, 0.84~0.14和0.14~0 Ma. 岩性和岩相变化表明祁连山自约8 Ma起, 6.6 Ma略有加速, 由较低的高度开始逐步隆起, 盆地沉积从细粒的湖相砂岩-泥岩逐步转变成粗粒的洪积扇沉积, 至约3.66 Ma后, 祁连山开始急剧地整体快速隆升, 并经约<2.94~2.58, <1.8~1.23, 0.93~0.84和0.14 Ma多次阶段性快速隆升, 祁连山最终被抬升到今天的高度.  相似文献   
48.
雀莫错一带那益雄组火山岩是由玄武岩组成的基性熔岩,岩石化学表现为低TiO2(<1%)和Al2O3,Na2O>K2O,属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平坦或轻微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和高强场元素Th,亏损高强场元素Nb和Ta,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岛弧型火山岩的发现,说明长江源地区晚古生代有岛弧存在,且该岛弧应为晚古生代特提斯洋向东俯冲在中北段形成的多岛-弧盆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9.
甘肃北山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具有多期次、多旋回造山特点,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关注,众多单位和学者曾在此开展过工作。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军事禁区限制,红石山断裂带南带研究程度相对较高,而北带总体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中蒙边境一带,实际上从未开展过任何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单元多为航照解译圈定。随着地质调查的不断进行,测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25万红宝石幅区调项目在红石山北发现了志留纪化石即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南羌塘基性岩墙群U-Pb和Sm-Nd同位素定年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古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地区,羌塘南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代与构造背景对确定古特提斯阶段联合古陆解体的具体时间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选择单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对基性岩墙进行定年研究,获得了(312±4)Ma单颗锆石U—Pb谐合线年龄和(299±13)Ma和(314±5)Ma两个Sm-Nd全岩等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基性岩墙群为羌塘地块裂离作用的产物,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代表了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为羌塘地块裂解提供了构造事件年龄,为重塑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