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讨论地槽型铬铁矿的成因,必然要涉及到此类型超基性岩体的成因。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原生岩浆侵入说和次生构造侵位说的激烈争论之中。关于唐巴勒地区超基性岩体进入地壳的方式也存在上述认识的分歧,超基性岩体对围岩热效应存在与否,乃是这种争论的最为关键的地质问题。据新近资料,说明唐巴勒超基性岩体对围岩产生明显的接触交代变质带。现整理成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通过对西北地区地槽褶皱带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具成铬远景的超基性岩带,赋存于特定的构造部位,即沿褶皱带与基底隆起(地槽中间隆起带或地块)带接合处的深断裂带分布。这里活动性最强,一般都是地槽向洋迁移起步地带,断裂生成早,且继承性长期活动,曾多期次下切地幔导致大量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和分异作用。因而沿这类断裂带形成明显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岩带中的岩体数量多,总面积常为全区诸岩带之冠。伴生的基性侵入体发育程度亦居首位。岩带总体基性度偏高,由多岩相组成,铬铁矿化较普遍,产有工业矿床。例如,西准噶尔华力西中期优地槽褶皱带西南部,由南而北依次出现拉巴—达拉布特弧形超基性岩带,玛依勒弧形超基性岩带及塔斯特弧形超基性“岩带”。其中以拉巴—达拉  相似文献   
23.
西准噶尔地区,分属两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即准噶尔地块以及外准噶尔地槽皱褶带。准噶尔地块是古生代巨型地槽区内的一个稳定地块,它直接影响着周边地槽的发展和构造图式。本文着重从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等,系统阐述和提出了西准噶尔地槽发展史的多旋回性及构造迁移特征。横向迁移自南而北,纵向迁移则由西向东进行。  相似文献   
24.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地槽褶皱带超基性岩体的成岩时期及生成地质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从事地质构造,岩石和矿床学地质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重视.研究地槽褶皱带超基性侵入体的生成地质环境,对认识地槽发展备阶段的岩浆活动特点,以及阐明铬铁矿的区域成矿远景和部署普查、勘探工作,均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祁连地槽尤其是北祁连地槽褶皱带的超基性岩的生成地质环境,许多地质工怍者提出各种看法.本文通过对新近资料的整理综合,论述了北祁连地槽褶皱带超基性侵入体的成岩时期及构造控制,同时就区域铬铁矿成矿远景及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一些看法,不妥之处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5.
解放后,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铬矿地质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在辽阔的西北地区已发现许多超基性岩体,从中找到若干工业铬铁矿床,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研究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理论,部署工作,尽快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仍然是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6.
新疆西准噶尔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地质构造的展布,与其相邻两侧的天山和阿尔泰地区迥然不同.据新近科研成果,已查实西准噶尔西南部存在着一系列的弧形构造带(图1).其中以拉巴—达拉布特弧形断裂带最具代表性,不但规模大,地表暴露的清晰完整,而且研究的亦较详细.现整理成文,供参考指正.一、弧形大断裂的确立依据拉巴—达拉布特弧形大断裂,据以往的有关资料将其西翼称为"拉巴大断裂",东翼称为"达拉布特大断裂".早在60年代初,唐巴勒地区的五万分之一地质简测,曾将它的部分  相似文献   
27.
北祁连山晚寒武世地层及其变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祁连山研究队,首次在北祁连山的西端疏勒河地区发现中寒武世三叶虫,后在该区不同地点采集的古动物化石也都属中寒武世。1969年甘肃地质局区测二队在酒泉的格尔木沟查实,含化石的中寒武统不整合覆于震旦亚界之上,  相似文献   
28.
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晚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西北周边的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从阿尔金带的沉积特征与形变、构造地貌特征以及火山与地震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既有左扭走滑和大幅度升降,又有强烈挤压逆冲,运动强度自东而西逐渐增强。同时阿尔金带及其附近地貌的形成,既与长期侵蚀基面有关,又与新构造运动有关,应该说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祁连山早古生代地槽,呈北西向展布于西自阿尔金山脉南缘、向东延伸至六盘山和陇中高原地带,长愈1000公里,宽达300—400公里。它曾经历了从中寒武世至中奥陶世以裂陷为主以及晚奥陶世至晚志留世局部褶皱上升的两个不同构造发展阶段,于晚志留世末全面褶皱回返,形成祁连山早古生代地槽褶皱系。因它具有明显的地槽活动标志,特别是它的构造变动强度和幅度涉及面广,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而且地壳演化遗迹保存完整,旋回性明显,据  相似文献   
30.
讨论地槽型铬铁矿床的成因,首先要涉及此类型超基性岩体的成因。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原生岩浆侵入说和次生构造侵位说的激烈争论之中,悬而未决。超基性岩体对围岩是否产生热效应,乃是这种争论的最为关键的地质问题。近两年来,笔者在研究西准噶尔地槽褶皱带超基性岩体产出地质背景的过程中,发现超基性岩侵入体对各类围岩均有程度不同的交代蚀变现象。本文着重从超基性岩体接触变质特征论证成岩方式,探讨成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