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9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64篇 |
地球物理 | 57篇 |
地质学 | 372篇 |
海洋学 | 142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濒临我国闽、浙两省的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终年存在着一股自南北上、具有高盐特性的外海水(图1),它是该海域的主要水团。它的消长和运移,对陆架西部海域的水文状况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渔场位置的变动以及气候的变化等也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对这股高盐水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很早就受到了国内、外海洋学者的重视。
较长期来,这股高盐水的名称及涵义一直较为混乱,有称“中间暖水”,或称“黑潮北上分支水”,也称“台湾暖水”和“台湾暖流水”等等。本文根据这股高盐水的来源和特性,采用了“台湾暖流水”这一名称。
关于台湾暖流水,国内、外海洋学者已相继作过一些研究。早在1894年,C.O.MaKapo?曾根据1886-1889年“勇士”号的调查结果指出:“在东海西部有一支黑潮分支出来的中间暖水”。1932年,安井善一在其研究上海一长崎间水温、盐度年变化的著作中曾提到:“在中国大陆沿岸有一黑潮水的分支北上,其温、盐度的性质与日本近岸的黑潮水系相近”。其后,许多日本海洋学者,诸如宇田道隆、辻田時美、井上尚文,深濑茂、松官义晴、中尾徹、以及西田英男等人在研究东海水文状况和水团结构的著作中,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台湾暖流水作过一些概要的分析。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近海水文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对台湾暖流水作了一些研究,但因受资料限制,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分析台湾暖流水在28°N以北、124°E以西海域内的分布和变化特性,而未能探讨其全貌。
近年来,在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的海洋水文调査逐渐増多,已经积累了一些观测资料,本文试图根据目前所能收集到的1958-1977年间的资料,对台湾暖流水夏季的温、盐特性及来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近、现代黄河尾闾摆动及其亚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学信息图谱反映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化的图形思维方式和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定量思维方式为基础, 以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黄河尾闾流路摆动过程为例, 探索了景观信息图谱方法研究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 (1)景观信息图谱方法体系; (2)黄河尾闾流路演变过程图谱特征; (3)黄河三角洲近、现代7个亚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图谱特征; (4)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5)黄河尾闾流路在亚三角洲体构造过程中的景观信息图谱; (6)黄河尾闾摆动过程发育的“廊道-基质”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文中的景观信息图谱研究方法, 还处于探索阶段, 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 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时空复合特征的研究方法上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使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13.7米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对富碳拱星IRC 10216和CIT6的CO J=1-0跃迁(115GHz)进行了观测。在观测谱线的基础上得到了IRC 1021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一26.1km s~(-1)和14.8km s~(-1),CIT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0.6km s~(-1)和13.8kms~(-1)。并对望远镜的射束及指向精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4.
长江上游水资源耦合系统优化调控涉及供水、发电和生态需水等相互竞争、不可公度的调控目标。其供水-发电-环境互馈协变机制难以数学解析和刻画,多维目标效益均衡优化调控难以实施。为此,以多目标优化、运筹学理论及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梯度分析法的供水-发电-环境两两互馈关系研究方法。通过多目标约束优化方法求解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在供水-发电-环境目标空间的最优解集,并进行插值构造了供水-发电-环境互馈关系多维空间曲面,以此为基础,采用一阶差分近似求解供水对环境和发电对环境偏导函数值,以量化环境对供水变化和发电变化响应的梯度,进而解析环境-供水和环境-发电间互馈协变关系。该方法为水库群优化调度多目标互馈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正 以法国物理学家Mariotte命名的马利奥特瓶装置,是一种能控制水位又能自动连续补水的量测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均衡场的地中入渗蒸发仪和实验室的供水量测系统中。但目前许多地方用的马利 相似文献
86.
以坡缕石粘土、淀粉、水玻璃为原料,研究了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工艺,探究了固定化酶载体在辣根过氧化酶(HRP)降解硝基酚废水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反应时间、酶浓度、H2O2及硝基酚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载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玻璃12%,淀粉20%,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2 h;固定化酶对硝基酚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原酶;固定化酶去除水中硝基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5 h,加酶量150 U,H2O2浓度0.12%,硝基酚浓度100 mg/L;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后对硝基酚的去除率仍高于60%。 相似文献
8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4月14日下午—15日凌晨左右发生在桂西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小时雨强较大、前期以降雹为主、后期以短历时强降水为主的特点;近地层锋面和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触发机制;200 hPa高空辐散流场有利于底层辐合上升运动的加强,可以弥补500 hPa弱槽槽前动力抬升机制的不足;对流层中层具有干冷空气的侵入是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关键因子,而地面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在干空气侵入700 hPa层之后数小时内;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在θse大值区或者舌区;对流层正涡度从中层下传到底层对于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回波具有明显的悬垂回波、弱回波区、辐合区、中气旋、三体散射长钉和旁瓣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88.
了解华南各岩石圈块体壳幔结构和各向异性方面的差异是揭示华南深部构造演化的基础。本文利用布设于华南的两条宽频地震测线观测数据,采用多种地震学方法对华南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接收函数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都较薄,地壳厚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厚,扬子克拉通的泊松比(波速比)低于华夏块体,表明扬子克拉通地壳较华夏块体更偏长英质。约北纬29°以北的扬子克拉通地幔转换带厚度明显增厚,可能是由地幔转换带底部停滞的冷的古太平洋板片或中生代克拉通碰撞残留造成的。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华南上地幔具有很强的横向差异性,上地幔中的强烈低速异常体可能对应了晚中生代发生广泛岩浆作用时的岩浆房和岩浆通道。台湾下方的上地幔存在南北横向差异明显的高速异常,分别对应台湾南部向东俯冲的欧亚板块及台湾北部向北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欧亚板块在台湾南部是连续的,而在台湾中北部,由于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作用,俯冲的欧亚板块被折断。剪切波分裂结果显示,以江绍断裂为界,华夏块体与扬子克拉通的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表明两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9.
90.
Using thermodynamic data, the authors have calculate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for 47 reactions among 18 kinds of minerals present in the Meishan iron deposit, and constructed equilibrium diagrams of the mineral paragenesis.On this basis, they have discussed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ineralization and wall-rock alter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