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沛  周祖翼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1):1130-1140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是以沉积物中未遭受热重置的碎屑矿物颗粒为研究对象,将造山带抬升、剥露和盆地沉积联系起来的年代学方法。在物源分析、源区构造热历史、古地形恢复和约束地层年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概述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造山带剥露历史分析、物源分析中多种技术的联合运用和现代汇水区侵蚀速率计算3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2.
洋底高原:了解地球内部的窗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洋底高原是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分布在洋底的一种面积广大、且具有异常洋壳厚度的区域。洋底高原通常规模巨大,绝大多数喷发于大洋环境,岩石组成主要为镁铁质到超镁铁质,岩石类型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大多数洋底高原的岩石组成较为相似,而且均形成于一期或两期时间较短却大规模集中喷发的岩浆活动,目前认为是大规模的热地幔物质从地幔深部上升到岩石圈底部,由于巨大地幔柱头部(地幔羽)引起的熔融作用形成的。正是由于洋底高原与地幔柱之间具有这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洋底高原的研究将成为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窗口。以ODP对翁通-爪哇和凯尔盖朗(Kerguelen)海台的研究为例,简单介绍了洋底高原的基本特征、地幔柱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在这一领域还未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3.
石榴石微区化学组成与结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昊  周祖翼 《地学前缘》2004,11(2):444-444
恢复岩石的变质作用温度-压力轨迹,重建造山过程中地壳岩块的俯冲(加热)和折返(冷却)过程,是构造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石榴石是一种Ca-Mg-Fe-Mn等的固溶体矿物,它可以在各类岩石和非常宽的p-T条件下出现,且容易形成化学成分环带,石榴石这种环带反映了与变质作用相对应的构造热演化阶段。目前研究岩石构造热演化一个常  相似文献   
64.
前陆盆地陆源沉积序列的特征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陆盆地接受的来自毗邻造山带的陆源碎屑沉积是盆山耦合关系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这套沉积通常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①在地层剖面中,前陆盆地陆源沉积序列呈向上变粗的趋势,其成因有多种可能,包括源区构造隆升、侵蚀卸栽导致的盆地基底均衡回弹、气候变化、岩性变化等;②构造抬升导致的粗粒相沉积事件与构造事件之间存在时滞,其大小取决于源区基岩剥露速率、侵蚀与搬运条件、沉积区距造山带构造变形前缘之间的距离等因素;③粗粒相沉积在前陆盆地内的分布具有穿时性.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得出有关前陆盆地及毗邻造山带演化的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65.
西藏sedex型矿床赋矿盆地性质对成矿元素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热”的掀起,极大地提高了西藏境内基础地学的研究水平和认识程度,为正确把握西藏喷流型及其它类型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甲马,沙拉岗矿区的矿床学研究,笔者认为它们都受“盆,相,位”的严格控制,具有喷流沉积的一般特征,属sedex属矿床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又存在元素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和盆地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66.
Regional architecture of geochronology and differential cooling pattern show that the Dabie orogen underwent a thermal doming extension during 140-85 Ma. This extension resulted in widespread re-melting of the Dabie basement, intense volcanic activities in North Huaiyang and the formation of fault-controlled depressions in the Hefei basin. This thermal doming extens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consecutive evolving stages, i.e. the intensifying stage (140-105 Ma) and the declining stage (105-85 Ma). In the first stage (140-105 Ma), the thermal doming mainly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Dabie block, and to a less degree, in the Hongan block. The thermal doming structure of the Dabie block is configured with Macheng-Yuexi thermal axis, Yuexi/Luotian thermal cores and their downslide flanks. The orientation of thermal axis is dominantly parallel to the strike of orogen, and UHP/HP units together with metamorphic rocks of North Huaiyang constitute the downslide flanks. The Yuexi core differs from the Luotian core in both the intensity and the shaping time. To some extent, the Hongan block can be regarded as part of downslide systems of the Dabie doming structure. The doming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center's migration along the Macheng-Yuexi thermal axis; consequently, it is speculated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convective removal of thickened orogenic root, which is a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intermittance, migration, large-scale and differentiation. During the declining stage (105-85 Ma), the dome- shaped figure still structurally existed in the Dabie orogen, but orogenic units cooled remarkably slow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stagnated gradually. Study on the thermal doming of Dabieshan Mountains can thus provide detailed constraints on the major tectonic problems such as the UHP/HP exhumation model, the boundary between North Dabie and South Dabie, and the orogenesis mechanism.  相似文献   
67.
三江地区北段江达弧间盆地的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达弧间盆地位于西藏东部的三江地区北段,现今被厚约 10 0 0 0m的三叠系所覆盖,三叠纪该区以海相沉积为主,并以巨厚浊积岩与频繁火山活动形成的钙碱性系列弧火山岩为特征。本文进行的盆地分析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层序地层学,通过精细沉积相与沉积相模式研究,在露头剖面上共识别出 10个三级层序界面和 10个三级层序,建立了三叠纪层序地层年代格架;二是沉降史分析,重建的构造沉降曲线上反映出两次抬升 (分别在 2 5 0Ma和2 35Ma)与二次明显的沉降,估算的沉积速率介于 87~ 5 37m/Ma。研究表明江达盆地演化可划分为 6个沉积充填序列,经过了早先的拉张加深和晚期挤压的充填变浅过程.  相似文献   
68.
反转构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反转构造近年来已成为盆地和造山带构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已成为许多油气田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介绍反转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形成风制,鉴别特征等基础上,讨论了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以及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对反转构造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正确领会和掌握,将为中国含油气盆地和造山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科学大洋钻探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科学大洋钻探的发展历程。深海钻探计划(DSDP)革命性地改变了地球科学家们对地球动力作用的认识。DSDP的后继者,即大洋钻探计划(ODP)正在全球各大洋收集有关这些作用在几万至几十万年时间尺度上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并已在与全球气候有关的下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幅度、速度及原因,按轨道调谐的新生代(10Ma前以来)地质年代表,高纬度地区冰盖形成及演化历史,造山运动与长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气体水合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制约关系。DSDP和ODP的成就使地球科学家们相信,在全球年轻的大洋底实施钻探以取得连续的沉积记录和录井记录,是研究过去全球气候的长期、短期变化的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并将给未来全球变化的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0.
周祖翼  劳秋地 《地学前缘》1997,4(1):115-121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科学大洋钻探的发展历程。深海钻探计划革命性地改变了地球科学家们对地球动力作用的认识。DSDP的后继者,即大洋钻探计划正在全球各大洋收集有关这些作用在几万至几十万年时间尺度上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并已在与全球气候有关的下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幅度,速度及原因,按轨道调谐的新生代地质年代表,高纬度地区冰盖形成及演化历史,造山运动与长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气体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