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Na 2HPO4加入不同灰化助剂经不同温度(150~550℃)灼烧后磷的回收率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灰化助剂除文献中已深入研究过的MgSO4和Mg(No3)2外,还对MgCl2等十余种盐剂进行了实验。作者认为,在利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由Solбrzano和Sharp 1980年所提出的方法去分析海水中的颗粒磷和总磷或有机体中的磷时,应当用MgCl2或Mg(Ac)2作为灰化助剂而取代MgSO4。尽管Mg(NO3)2也是高效的灰化辅助剂,但其应用的危险性及更多的手工操作可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2.
任树敬  赵彦庆  周毅 《测绘通报》2006,(11):52-54,77
首先介绍地理数据访问引擎产生的背景及其作用,随后以OCI方式设计出地理数据引擎的系统结构,并对几个核心实体类作简单介绍,最后总结出其设计应注重的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地下水大量抽取所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最重要的地面变形灾种之一.由于场地情况各异,目前的定量评估尚无通用模式.一种基于区域水位下降量和相应地面沉降量拟合反演区域骨架成分弹性储水因子和非弹性储水因子的最小二乘方法已经提出.利用该方法反演出北京亦庄轻轨工程建设场地的代表性骨架成分弹性储水因子和非弹性储水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应力法对该场地的地面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如果未来地下水抽取状况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控制,该场地东南部区域2006-2015年可能新增高达70~126 mm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区的自身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残饵和鱼体的代谢产物往往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底质的有机污染,既影响周围环境,又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长远意义上还会制约整个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怎样减轻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实施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杨圣云等,1996;杨红生,2000;阎希柱等,2000)。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综合养殖方式包括鱼藻混养、鱼贝混养、鱼类与底栖沉积食性动物混养等。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在富含营养盐的鱼类养殖水体中养殖大型海藻,不仅能显著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溶解营养盐,而且能提高海藻的产量(Troell,1999),鱼藻的相互作用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但大型海藻与鱼类混养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还刚刚起步,养殖容量和养殖配比等方面尚亟待研究。 江蓠属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一种大型红藻,具有适温范围较广(12-23℃)、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想品种。本项研究利用室内海水养殖系统,将龙须菜和我国北方海域的代表性养殖鱼类——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进行混养,设计不同的养殖密度,测定若干水环境和生物因子指标,旨在查明江蓠在鱼类养殖系统中的生态效应,初步寻求合理的养殖配比,为今后大规模运用大型海藻改善养殖区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在激光测高方法获取的100 m分辨率的全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选取1 407个不同形态的撞击坑,提取多视角刻画撞击坑形态的地形因子指标,并进行撞击坑形态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与地理建模的方法,重点探讨地形因子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构建基于多因子的量化模型,以解释地形因子信息与撞击坑形态发育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深径比(y)与直径(x_1)、体积(x_2)、圆度(x_3)、体态比(x_4)以及坑壁坡度(x_5)能较好地刻画撞击坑形态发育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构建指标间的函数关系,且拟合模型在0.0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F=492.037F_a,拟合模型的显著性极好,y=(7.941e-007)x_1+(8.063e-016)x_2+0.082x_3+0.012x_4+0.007x_5-0.042为其模拟函数关系式,拟合优度达0.637。该模拟方法在月表撞击坑形态发育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是撞击坑形态特征的数字地形模拟与信息挖掘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86.
The condensates from the Yacheng Gas Field, Ying-Qiong Basins, have unusua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distribution dominated by terpanes and steranes derived from higher-plants. Pr/Ph ratios (6- 11 ) are very high. Drimane, cadinanes and homocadinanes exist in high concentration. Anomalously abundant 18α(H)-oleanane and remarkably abundant bicadinanes are present in Yacheng condensates, while 17α( H)-hopanes are in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 Taraxastane and significantlyabundant 17α(H)-diabopanes occur in the condensates. In addition, a number of C29 and C30 unknown pentacyclic triterpanes were monitored in the condensates, some of which are abundant. The unknown compounds may be terrestrial biomarkers or their occurrence may suggest a sub-oxic (dyacrobic) clay-rich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29 homologues are relatively predominant in regular and rearranged sterane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asteranes i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gular stera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cheng condensates are indicative of terrestrial source input. Based on condensate-condensate and con-densate-rock correlations, combined with results of studies on sedimentary facies. Yacheng condensates may be sourced from Yacheng and Lingshui Formations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 The maturity of Yacheng condensate is relatively high, at late oil window stage ( corresponding to 0.9 % - 1.3 % R0 ),based on sterane and terpane maturit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87.
对吞吐式有限记忆高空温度预报系统制作的1993年2~8月高空温度预报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预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春季高空温度预报的插值方案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8.
一、引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以其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我国、对亚洲乃至对世界范围的大气环流演变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环流和天气系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旱涝、低温等天气、气候的形成和演变。因此,研究分析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各种要素场、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提高天气、气候预报的准确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9年5~8月,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89.
周毅  陆汉城 《气象科学》1997,17(3):205-212
本地三维非地转环流诊断方程的迭代解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把该方程的实例诊断结果同二维次级环流的计算结果以及FGGE资料中的物理量场作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松驰系数和迭代方案,可以得到三维非地转环流方程的收敛解,计算结果比二维次级环流的计算结果有所改进,与实际资料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0.
在深入了解北斗卫星通信功能流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北斗卫星传输技术的优势,研发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环境监测信息采集器,开发了由野外地质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层、北斗通信系统、信息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的信息传输系统。通过典型地面沉降区、矿山形变区的示范应用情况,深入分析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实时传输技术的应用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