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内蒙古锡林浩特岩群岩石学特征及变质温压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锡林浩特岩群出露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南部,指原锡林郭勒杂岩中表壳岩部分,为一套片麻岩夹层状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变粒岩等的变质岩组合。选取岩群中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进行岩石学及岩相学分析,其中斜长角闪岩主要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片麻岩样品中见夕线石+钾长石矿物组合,石榴子石具明显进变质环带,所以在计算其形成条件时选取了生长于峰期变质阶段的特定部位。运用角闪石斜长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矿物温压计分别估算锡林浩特岩群中准同时形成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及变质碎屑岩的变质温压区间。综合二者计算结果,得锡林浩特岩群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660~707 ℃,0.5~0.6 GPa。变质达高角闪岩相。其变质年龄为1 000 Ma左右,推测锡林浩特岩群角闪岩相变质为中元古代末期锡林浩特微陆块与其他陆块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山区地形复杂,遥感影像地形效应明显,易造成"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象,增大了遥感地质填图的难度.但前人对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质填图的地形校正模型讨论较少,特别是校正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时多缺少对应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校正结果易受地形异常影响.在Richter"山区"校正模型基础上引入地形抹平模型,提出"Smoothed山区"校正方法,并与另14种地形校正模型在GF-1、GF-2、SPOT6山区影像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Smoothed山区"校正模型在山区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校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模型,校正结果地形效应减弱,影像信息丰富不失真,并且直接获取地表反射率数据,可为进一步的遥感蚀变提取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该模型适用于复杂地形山区的遥感地质填图.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带内,晚古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是研究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内蒙古1∶5万东乌旗阿拉坦合力地区的地质调查,发现原宝力高庙组(CPbl)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下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和上部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2套火山-沉积地层组成。这2套地层不仅岩性组合不同,而且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层时代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将其解体为2个岩石地层单位。建议下部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的地层保留原宝力高庙组的称谓,而将上部以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岩石地层新建为德勒乌拉组。新建的德勒乌拉组可分为2个段:下段为粗安质含角砾熔岩、河湖相砂砾岩;上段为以溢流相为主的粗面岩,该组与下伏老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岩石化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锆石U Pb年龄为(302.3±1.7)~(309.7±1.1)Ma,属晚石炭世。综合研究表明,德勒乌拉组形成于早海西同碰撞-碰撞后伸展过渡的陆相构造环境。德勒乌拉组的建立为内蒙古兴安地层区石炭纪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海西构造层的划分以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程式等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于洋  陈智斌  周文孝  薄海军 《地质通报》2017,36(10):1814-1822
铜山组作为内蒙古北疆兴安地层区早古生代的沉积记录,其沉积环境、成岩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研究是认识兴蒙造山系早期构造演化的理想窗口。对出露于内蒙古东乌旗瓦窑地区的奥陶纪铜山组进行沉积序列、沉积相及沉积物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铜山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首次获得铜山组中夹层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58.5±2.6Ma,显示其沉积时代为中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揭示,铜山组物源区主要具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其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浊积扇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