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金秉福  吴波  张云吉  于健  韩旭娇  哈斯额尔敦  苏志珠  孔德庸  李秀彬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4-2024030004
沙漠中的岩屑是沙源母岩风化的暂时性中间产物, 是判别母岩性质和来源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标志。采用沙薄片岩性显微鉴定, 对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堑谷阶地、边缘台地、羽毛状沙丘以及沙漠南部洪积台地、干河床、边缘沙丘和丘间地等地貌单元的岩块和粗碎屑进行了多样品系统性岩石学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岩屑岩石类型复杂, 涵盖3大岩类、14种3级岩类、121种5级岩类, 以中酸性喷出岩类和区域变质岩类为主, 常见的岩石为流纹岩、霏细岩、安山岩、粗面岩、石英岩和石英化岩。碎屑岩矿组成与粒度关系密切, 砾石>90%、粗砂50%~90%是岩屑, 粒度1.0 mm左右的沙粒岩石类型最多, 沙粒细则碎屑单矿物含量高, 这种状况使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地貌部位沙粒岩性分布存在差异。岩屑具有不同的颜色, 暗色颗粒主要由中酸性喷出岩组成, 而浅色颗粒主要由石英质岩类和长英质矿物组成, 其中部分同类岩屑既有暗色也有浅色。沙漠中岩屑的岩石特征与阿尔金山山区出露的岩性基本一致, 沙漠中不仅含有阿尔金山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类, 而且还含有红柳沟—拉配泉段特有的蛇绿岩套混杂岩系的各种岩类, 显示出库姆塔格沙漠的碎屑与阿尔金山母岩的渊源关系, 但母岩风化的差异性以及山脉隆起不同历史阶段碎屑物输出的差异, 使得岩屑中各类岩石的含量与山区母岩含量不尽相同, 细晶质及隐晶质且抗风化的岩石成为沙漠岩屑的主要组分。库姆塔格沙漠中粗晶质岩类和碎屑单矿物南多北少、与抗风化岩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是冲洪积物由南向北运移的结果, 显示了沙漠沙与冲洪积物岩屑特征的相近性和继承性, 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具有近源就地起沙的物源属性。  相似文献   
23.
黔南Ladinian-Carnian期海侵与碳酸盐岩台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晚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使从晚元古代至中三叠世末期(约从850~236Ma)以浅水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扬子碳酸盐岩台地被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深水相的瘤状暗色灰泥岩和代表最大海泛面的黑色页岩沉积,之后扬子台地被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所覆盖,从此结束了其长达约630my的碳酸盐岩台地生长演化历史。研究表明,黔西南地区Ladinian—Carnian期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同步,是一次全球性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24.
采用沉降分析的"反剥法",建立了三叠纪右江盆地的构造沉降曲线.该曲线具有4个较清楚的代表沉降加速的坡折,这说明在三叠纪华南板块南缘上曾发生过4次明显的构造负荷的叠加过程,这些坡折之间的构造沉降曲线较平缓,说明主要是热沉降造成.通过对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南缘在晚二叠世末期开始由离散边缘转为汇聚边缘,右江盆地也随之从裂谷盆地转为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晚二叠世长兴末期-中三叠世安尼初期,即251~239 Ma)为初始沉降和非补偿充填阶段;中期阶段(中三叠世安尼早期-晚三叠世卡尼早期,即239~225.5 Ma)主要以浊流沉积充填为特征,并伴有盆缘隆起的形成,且从早到晚盆地沉降中心自南向北推进,而盆缘隆起则由北往南位移;晚期阶段(晚三叠世卡尼晚期-瑞替期,即225.5~210 Ma)盆地由深变浅,并最终被陆相磨拉石沉积覆盖.  相似文献   
25.
贵州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扬子台地边缘地表暴露带,经历的时间长,约1 Ma(233~232 Ma);形成的厚度大(一般100~150 m左右,最厚可达180 m左右).暴露特征清楚,渗流豆石、窗格(鸟眼)构造、中-大型帐篷构造、喀斯特化角砾岩非常发育,这显然是潮湿-半潮湿气候条件下,在古隆起区形成的钙质风化壳.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有覆水石、滴水石、流水石3种类型.其18O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0‰(PDB)左右,13C的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5‰~2‰(PDB)左右.18O同位素组成表明,钟乳石是淡水成因的,但13C的同位素组成为略高于淡水成因的沉积物的值,这可能是不饱和的大气降水溶解了基岩,而获得13C的缘故.上述3种形态的微型钟乳石的岩石学特征也表明,是典型的淡水成因形成.由此可见,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为淡水成因的产物.  相似文献   
26.
大贵州滩是右江盆地内的一个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早三叠世滨潮坪5级小旋回(厚0.5~8m)是由潮下泥粒灰岩和潮间条纹岩及蓝藻细菌粘结岩等组成的。小旋回组合规律为:小旋回按4∶1(个别为3∶1)的比例组成小旋回束,后者又按3∶1的比例组成小旋回组。各小旋回束、小旋回组和海侵—海退旋回下部的小旋回均厚度较大,潮下沉积相对发育;上部的均厚度较小,潮间沉积相对发育。这种特征可作为滨潮坪沉积序列中3、4级旋回(层序)内地层的退积和进积堆积型式的识别标志。大贵州滩早三叠世滨潮坪小旋回同美国科迪勒拉、阿巴拉契亚晚寒武世碳酸盐岩滨潮坪米级旋回的相组合与堆积型式特点非常相似。为了便于研究高频旋回堆积型式和在地表暴露不整合不发育的地层序列内划分3级层序,本文提出3~5级海侵—海退旋回及层序的划分方案:5级为小旋回、复合小旋回,相应层序为小层序、复合小层序;4级为小旋回束、小旋回组,相应层序为小层序束、小层序组;3级为海侵—海退旋回、复合海侵—海退旋回,相应层序为海侵—海退层序、复合海侵—海退层序。大贵州滩早三叠世海侵—海退层序2总时限为2百万年,含58个小旋回、15个小旋回束、5个小旋回组,其小旋回和小旋回组的平均年龄分别?  相似文献   
27.
煤岩学在煤化工中的地位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评述了煤岩学的观点和方法伸展到煤化工领城后,对煤加工利用的各个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变化,分析了煤岩学对谋化工进一步起作用的障碍和原因,从而提出了对今后煤岩学研究方向的期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29.
贵州省贵阳地区的三叠纪地层格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家庸 《中国区域地质》1993,(2):97-106,T002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