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9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黔东南从江隐伏似花岗斑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构造-岩浆活动极为发育,出露有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在大弄-加棒-大花孖一带)、基性火山岩(分布在雨田山-帮富山及党扭-平正一带)、中性闪长侵入岩(分布在大弄一带)、酸性花岗岩(分布在摩天岭一带),其中摩天岭花岗岩体(桂北称三防岩  相似文献   
32.
黔西北筲箕湾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筲箕湾铅锌矿床是近年在川一滇一黔铅锌成矿域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垭都一蟒硐成矿带发现的中型矿床,有关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前人极少涉及,严重制约了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研究。本次工作对该矿床原生矿体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中硫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 δ34s值集中在10%。~12%e之间,不同于δ34S值在O‰附近的幔源硫,与区域各时代碳酸盐岩地层中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矿物的δ34s值(约15%o)相近,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硫为区域各时代碳酸盐岩地层中膏盐层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产物。  相似文献   
33.
对ICP-OES法测定镍、钴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和改进。检出限分别为0.018μg/mL和0.004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62%~1.5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4.
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REE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连续流动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标高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其δ13CPDB和δ18OSMOW分别为-3.4‰~-5.3‰和14.7‰~19.5‰,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介于原始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热液方解石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6.80×10-6~49.1×10-6),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的"M"型,其Eu/Eu*变化范围为0.30~0.55,与硫化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根据热液方解石与蚀变围岩、远矿围岩及不同时代地层碳酸盐岩的C、O同位素组成和REE含量特征对比结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多来源混合"特征,其中围岩碳酸盐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主要的C和REE来源,地层中膏岩海相硫酸盐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主要的S来源,而成矿流体中的水则主要为变质基底昆阳群等提供的变质水,并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是江南古陆西南端黔东南地区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产于新元古界地层中,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与辉绿岩空间接触。利用ICP-MS,本文系统获得了该矿床矿石、赋矿围岩、外围花岗岩和隐伏花岗斑岩的REE组成,结果显示矿石具有变化的总稀土含量(∑REE=6.61×10-6~235×10-6)、轻稀土富集和负Eu异常(δEu=0.59~0.88)特征;赋矿围岩∑REE值范围较宽,介于74.2×10-6~286×10-6,并具有轻稀土富集和负Eu异常(δEu=0.79~0.88)特征;辉绿岩∑REE值介于78.1×10-6~90.9×10-6,较为稳定,为轻稀土富集和不明显的Eu异常特征(δEu介于0.98~1.01);花岗岩总稀土含量稳定(∑REE=132×10-6~193×10-6),具有轻稀土富集和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δEu介于0.55~0.79);新发现隐伏花岗斑岩∑REE=74.9×10-6~120×10-6,具有轻稀土明显富集和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44~0.56)。对比研究认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REE主要继承围岩,表明部分成矿物质由赋矿地层岩石提供。  相似文献   
36.
黔东南从江地区岩浆岩、构造与多金属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黔东南从江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的过渡带上,即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曾昭光等,2003).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四堡群和新元古界下江群及第四系,其中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江群拱洞组(Qbg)、番召组(Qbf)、乌叶组(Qbw)及甲路组(Qbj)最为发育,该套地层为浅变质沉积岩,主要为绢云母板岩及砂质板岩.  相似文献   
37.
闪锌矿中的Cd主要置换的是Fe而不是Z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闪锌矿是硫化矿床中重要的常见金属矿物,是锌的唯一来矿源.所以,许多地质学者对闪锌矿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对闪锌矿的物理化学特性、光学性质,形成温度与其颜色和成分的关系有了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云南宝丰寺岩体地处扬子陆块西缘金沙江-红河断裂与程海-宾川断裂夹持部位,属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组成部分,由细晶黑云母花岗斑岩(FCBGP)和粗晶花岗斑岩(CGGP)组成。通过对宝丰寺岩体开展的锆石Ti温度、锆石Ce~(4+)/Ce~(3+)值和δEu和δCe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岩石锆石Ti温度相差不大(FCBGP为618.55℃—792.75℃,均值为692.42℃;CGGP为560.35℃~820.41℃,均值为714.13℃),与S型花岗岩浆形成温度相似,反映宝丰寺岩体属S型花岗岩;锆石Ce~(4+)/Ce~(3+)值、δEu和δCe值总体较高(FCBGP的Ce~(4+)/Ce~(3+)值、δEu和δCe分别为24.51~1190.06、0.32~0.49和10.17~1231.19,均值分别为390.36、0.42和264.29;CGGP的Ce~(4+)/Ce~(3+)值、δEu和δCe分别为50.13~494.56、0.44~0.58和24.87~262.76,均值分别为232.98、0.49和141.82),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含矿岩体特征值类似,表明宝丰寺岩体形成于高氧逸度环境,有利于岩浆体系中的成矿金属元素保留至岩浆分异演化的晚阶段,有利于形成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9.
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 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 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 2003).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 也是一种剧毒元素.铊的地壳丰度为0.45×10-6(温汉捷等,...  相似文献   
40.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接壤区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中南部,是区内很具代表性、研究程度最高的矿床.矿区构造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