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45篇 |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31篇 |
海洋学 | 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块体理论在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矿山等工程建设的高陡岩质边坡越来越多,崩塌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由于崩塌地质灾害给公路、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防止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文章提出在边坡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块体理论,预测边坡潜在的崩塌范围。而块体理论是近年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适合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方法。文章采用块体理论中的矢量分析法与赤平投影相结合的方法,用Matlab软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将其应用于潜在崩塌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可自动找出可动块体,为崩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治理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碲化物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首次在甘肃党河南山某金矿中发现了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碲铅矿、碲铋矿等碲化物。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图像观察, 发现研究区碲化物均较为细小, 赋存状态多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 无连生、交生现象, 但空间上与黄铁矿关系密切, 多被黄铁矿包裹或产于黄铁矿、石英粒间和黄铁矿裂隙。根据不同碲化物与黄铁矿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 推测其形成顺序为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银矿。依据碲化物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温度, 对其形成时fTe2与fS2进行了限定, lgfTe2范围为-15.2~>-11.2, lgfS2范围为-16.7~-14.4。并认为金矿中Au、Te来源与加里东期埃达克质斜长花岗岩体有较大联系, 可能为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与地幔楔相互作用, 将成矿元素富集后带入近地表形成含碲化物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43.
城区高光谱遥感数据假彩色波段组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光谱数据具有波段数目多、波段宽度窄、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目的,在众多的波段中选取最佳波段组合用于假彩色合成,对于有效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及信息提取至关重要。以面阵推帚式机载超光谱成像仪(PHI)获得的上海市黄浦江附近复杂地表高光谱图像数据为例,分析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各通道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影像上各地物的光谱特征,选出了那些包含信息量大、相关性小、光谱差异大的波段子集,然后再结合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法、最佳指数法和波段指数法波段组合方法选出了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GPS测站坐标时间序列中既存在白噪声,也存在有色噪声。为了研究有色噪声对东南极区域GPS测站三维速度估计的影响,本文使用GAMIT/GLOBK10.5软件对东南极区域6个连续GPS测站2005—2014年的实测数据进行解算和平差,并利用最大似然法(MLE)分别估计了在两种假设噪声模型条件下的测站三维运动速度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在进行参数估计时,考虑两种有色噪声(闪烁噪声和随机游走噪声)对东南极区域GPS测站三维速度估计的量级影响不大,水平方向最大影响量级为0.3 mm/a,垂直方向最大影响量级为0.8 mm/a;但如果不考虑有色噪声,会严重低估参数估计的真实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5.
46.
类比求同方法[1]在隐伏矿床(体)的预测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已知矿床(体)上的成矿模式和成矿标志模式,结合大比例尺物探方法技术,利用重力、磁法以及电法资料综合处理方式,对矿床深部以及外围隐伏矿床(体)进行类比分析,从而进行成矿预测和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47.
利用中国2 474个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5年冬季云南两次强降水的极端特征及其环流异常演变特征,讨论了降水异常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强降水期间南支槽、水汽和偏南急流均具有异常特征,且第一次过程的异常强度明显强于第二次过程;中高纬源自北大西洋的Rossby波能量频散对云南极端降水有明显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急流和菲律宾副热带系统的西北传播和云南极端降水也关系密切;第一次过程的波作用能量的传播方向、辐合程度以及菲律宾-南海-中南半岛-云南的显著垂直环流圈均较第二次过程更加有利于云南低频降水的增强,进而导致了两次过程降水强度和范围的差异。
相似文献48.
冰冻天气引起的电线覆冰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利用1995—2017年全国1276个站点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凇和雾凇的时空分布特征,将我国冰冻区域大体分为两个区,雨凇区主要在南方的云贵高原以及湖南、江西等地,而雾凇区则主要在北方的河南北部至华北地区、新疆北疆及东北平原,且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其中1月最多。在获得了适宜雨凇和雾凇出现的各气象要素阈值的基础上,对Ramer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配料法"对雾凇区进行预报,通过实际个例的模拟与观测对比,发现改进的方案较原Ramer方案的空报率由0.60大幅下降至0.31,TS评分由0.37大幅提升至0.58,预报准确率有很大的提升,而"配料法"模拟的雾凇发生范围与观测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对雾凇天气预报有较高的能力,为探索冰冻天气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2012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12年7月环流特征如下:欧亚中高纬呈两脊一槽型,我国中高纬多高空槽活动,西太平洋副高强度较常年偏弱,西段位置多变。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35.2mm,较常年同期(118.2mm)偏多14.4%,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四多雨年;全国平均气温为22.1℃,较常年同期偏高0.4℃。月内,共出现8次强降水过程,多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共有4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江南、江淮、江汉和黄淮中部等地高温日数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50.
为了便于识别梅雨季节江淮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促进汛期强降雨过程的预报方法研究,使用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提出了一种划分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的客观方法,并对江淮梅雨季节内强降雨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划分出江淮梅雨季节的强降雨过程,划分结果与预报业务中的划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便于在业务中应用。在江淮梅雨季节内,梅雨期的强降雨过程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与梅雨强、弱密切相关,强梅雨年具有较多的强降雨过程以及过程累积强降雨日,强梅雨年的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性、反复性和频发性的特征。弱梅雨年则相反。近56年来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在整个江淮地区有线性增加的趋势,且江苏南部至浙江北部地区雨量增大的趋势最为显著。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及雨日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最大区域中心均位于安徽西南部、江西东北部及湖北东部等地。按照此客观划分方法确定的梅雨期的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与梅雨期总雨量具有较为相似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