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雷电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经济建设方面,雷电击中森林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击中地面设施可能使其严重破坏;击中人、畜可能使人、畜伤亡。在国防建设方面,雷电能引爆停放在地面准备发射的导弹;击中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其他飞行器,因而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特别  相似文献   
143.
GPS遥感区域大气水汽总量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国平  黄丁发 《气象科技》2004,32(4):201-2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GPS气象学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前沿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利用GPS技术探测大气水汽含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望在未来大气探测、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和业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论述了利用GPS遥感大气水汽总量的气象学意义,比较了该技术相对于其它探测方法的特点和优势,简介了GPS遥感大气水汽总量的类型以及地基GPS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近10年来在应用地基GPS技术遥感大气水汽总量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综合性评述。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4.
渤海湾牡蛎礁平原中部兴坨剖面全新世地质环境变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渤海湾牡蛎礁平原中部兴坨剖面的有孔虫组合划分为5种沉积环境7个带(亚环境),从下向上依次为晚更新世陆相(Ⅶ带)、早全新世海陆过渡相(Ⅵ带:沿海低地与潮间带)、中晚全新世海相(Ⅴ带:潮下带-浅海,Ⅳ带:低潮线附近)、晚全新世海陆过渡相(Ⅲ带:开放潮间带,Ⅱ带:渴湖)和河流泛滥相(Ⅰ带:古土壤及洪积层)。^14C确定了全新世底泥炭始于9486 cal BP,Ⅳ带始于约4696 cal BP。Ⅱ带所处的渴湖环境,从约4000 cal BP直至隋唐温暖期之前,历时约2700年。隋唐暖期古土壤发育向南东减弱至逐渐消失,说明在比兴坨更靠近渤海湾的地方,潟湖持续的时间更长。广泛存在的潟湖,是牡蛎礁平原晚全新世的重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45.
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于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孢粉多属多种。其中所有孢粉和植物化石在测区均为首次发现。发现软体动物并建立1新属2新种(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 Yao Sha et Zhang,Q.longitatus Yao Sha et Zhang)。在藏北地区首次发现典型的古近纪双壳类化石(Pisidium amnicum Miiller)。在上三叠统中发现厚度超过800m的钙碱性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岩浆侵入岩获得一批岩石化学资料和21个喜马拉雅期的同位素年龄数据(23~48Ma),显示南部同碰撞、北部造山后拉张的特点。新近纪火山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为板内裂谷活动的产物。发现中-晚侏罗世地层与晚三叠世地层的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面。查明了测区北部的二叠纪地层与上覆晚三叠世至侏罗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46.
笔者从16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及5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各种成因扇体(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地层中最为发育,其沉积分布严格受不同时期活动的同生断裂控制。由早二叠世佳木河期至晚二叠世上乌尔禾期,扇体在克拉玛依-夏子街地区叠置程度较好,由盆缘向盆内迁移、推进明显;在车排子中拐地区叠置程度相对较差,局部略呈向盆缘老山收缩、后退趋势,表明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与克拉玛依-百口泉断阶带、乌尔禾-夏子街断褶带逆冲活动的强度及地域迁移性有明显差异。二叠纪总体为一由弱到强的前展式推覆冲断及渐进式扇体迁移模式,即随同生控扇断裂由老山向盆缘的前展式推覆活动,相应地,各构造带扇体逐渐由盆缘向盆地方向发育、推进,扇体面积不断扩大,显示出明显的渐进式迁移的沉积响应,两者形成良好的耦合性。进而引入“活动性指数”的概念与方法,对前陆冲断带同生断裂的冲断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化统计分析,据二叠纪冲断推覆事件的地层、沉积标识,识别出3个逆冲推覆幕、7个逆冲推覆事件,划分出P1j-P1f、P2x—P2w、P3w三套构造层序,并指出在P1f、P2x及P2 3w各时期,由红山嘴-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构造带,同生断裂活动性趋于增强;在乌尔禾-夏子街断褶带,由早二叠世佳木河期到中、晚二叠世乌尔禾期,冲断推覆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7.
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下石炭统杂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对杂多群进行了重新划分,自下而上分为下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和上碳酸盐岩组。下碳酸盐岩组为深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鲡粒灰岩夹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属于台地边缘浅滩相;碎屑岩组为灰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泥岩夹灰岩、玄武岩,属于三角洲相、陆棚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上碳酸盐岩组为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见燧石结核和条带,为陆棚相和台地相沉积。丰富的筵类、非筵有孔虫、珊瑚化石,表明杂多群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群面貌杂多群与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地区杂多群、西藏东部昌都地区马查拉群可很好地对比。  相似文献   
148.
几种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算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数影像配准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影像配准精度将直接影响干涉条纹图的质量和由此提取的高程或位移结果的精度。文中利用上海地区ERS-1/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法的配准质量和运算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准质量方面,相干系数法最高,相位差影像平均波动函数法次之;而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最大频谱法的配准质量优于相位差影像平均波动函数法。在运算效率方面,相位差影像平均波动函数法的运算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9.
灾害性天气实时预报警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格尔木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根据各类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标准,通过查阅整理气象历史资料,在分析当地主要灾害天气类型及其特征、总结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及方法、运用VisualFoxPro中的定时器控件编程及数据库管理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格尔木地区灾害性天气实时预报警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0.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蟾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理想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理想热源的作用大约在4天以后可以影响我国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的环流;理想热源在热带洋面上产生的扰动首先沿副高南边的东风气流向西北方向传播,到中纬西风带后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西北方向传播,另一支转向东北偏东方向传播,两支扰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