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本文叙述了用铀试剂和分光光度计同时测定稀土元素(鑭和钆)和钍的方法。在0.05N硝酸溶液中,只有钍与铀试剂生成有色络合物;当pH值为 7.2时,钍和稀土元素一起与铀试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当钍与稀土元素的重量比介于0.2-10之间时,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52.
汉江上游尚家河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的详细调查,在郧县尚家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上部发现一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定,证明其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采用古洪水水文学方法恢复推算出这次特大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为63 720 m3/s,其规模大于实测最大洪水。应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得样品的年龄在940±140~3 190±100 a之间,确定古洪水SWD是汉江上游发生在1 000~900 a B.P.期间的特大洪水事件的沉积物。这期古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对应于我国北宋/辽时期的气候恶化阶段,由于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变化,降水变率大,气候处于不稳定期,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揭示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53.
电法观测易受到地形的影响,给资料解释造成困难。这里对数值计算中地面网格节点的立体角(ω)公式进行了严格地推导,利用边界单元法对三维直流电场的地形影响进行了计算并编写了程序。90°角域山脊地形算例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的电位及视电阻率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算法及程序的正确性。实例计算了3D山谷地形2D观测剖面的地形效应,当旁侧剖面与主剖面距离大于24m时,地形效应最大值小于5%。  相似文献   
254.
针对建筑物实体的快速融合构建模式,实现场景数据的结构化和语义化,是目前自然资源部和各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动产测量成果构建建筑物房屋、层、户实体的方法。以不动产测量图元为基准,基于业务规则对图元进行定性描述并编码,并变换成竣工验收测量图元,解决了在构建实体数据时提取不同专题要素间数据的关联关系问题;通过解析图元编码,可快速识别图元的语义,实现对构成实体的图元要素快速提取和按规则高效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专业测绘数据自动适配组装基础测绘建筑物实体数据的问题,同时以不动产登记业务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业务为驱动,解决了数据更新及时、动态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5.
研究旨在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通过SHAP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与部分依赖图(Partial Dependence Plot, PDP)对缓丘岭谷地貌区域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内部机制解释,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利用优化随机森林算法对典型缓丘岭谷地区滑坡易发性进行研究,建立缓丘岭谷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特征递归消除算法剔除噪声因子,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条件、人类活动5个类型16个因子构建重庆合川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结合合川区754个历史滑坡点,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因子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根据专家经验法对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进行划分,将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等级;应用部分依赖图对合川区滑坡发生影响大的因子进行解释和SHAP算法对个体滑坡进行局部解释。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测试集AUC值提高了0.019,证明了特征递归消除算法的有效性;训练集以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69、0.7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缓丘缓坡地区在起伏较大地区滑坡密度较大,历史滑坡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