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若尔盖草原泥炭柱中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10Pb定年建立相应时间标尺,获得了若尔盖红原县泥炭柱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最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泥炭中总PAH8的浓度为36.2~408ng/g dw,PAHs与泥炭TOC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自20世纪初开始,PAHs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在1960年代初期达到峰值,其后开始下降.PAHs组成上主要以3~4环化合物为主,其中菲占总PAHs的45%,其次是荧蒽(16%)和芘(10%),体现出大气沉降来源的PAHs组成特征.PAHs成因判识指标表明,该地区泥炭中PAHs主要源自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结合气流轨迹分析,我们认为四川盆地可能是其主要源区.泥炭中PAHs的浓度变化与泥炭TOC的含量、温度和降雨量有关.  相似文献   
42.
1INTRODUCTION LAKESEDIMENTSREFERTOMATERIALSBROUGHTABOUTBY EROSIONFROMTHELAKECATCHMENT(WUYANHONGETAL.,2004).THEELEMENTCOMPOSITIONOFLAKESEDIMENTSAND THEIRRATIOSREFLECTTHEGEOCHEMICALPROCESSESOFDIFFERENT ELEMENTSDURINGENVIRONMENTALEVOLUTION.CHEMICAL WEATHERIN…  相似文献   
43.
13kaBP以来滇池地区古环境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DC93-1孔孢粉组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比(C/N)、有机碳同位素δ^13Crog、磁化率(x)、频率磁化率(xfd)等资料,结合^14C、^210Pb和^137Cs测年,汗池地区13ka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3-10.2kaBP,气候偏凉湿,湖水深度不大;10.2-7.5kaBP,气候向暖湿过渡,湖水渐深:7.5-4.0kaBP,气候暖湿,水热条件达  相似文献   
44.
龙感湖小流域元素时空分布及湿地拦截功能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众所周知,湖滨湿地是湖泊环境的屏障,它对流域入湖物质具有吸收与拦截作用。通过长江中游龙感湖湖滨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对比研究,发现湖滨湿地对入湖主要重金属元素确有明显拦截作用;但对于化学性质活跃,易以溶液态迁移的元素如Fe、Mn等不具备明显的拦截功能。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对流域入湖物质的拦截功能,加速了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45.
鄱阳湖2000年来的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鄱阳湖中大汊湖DCH孔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孢粉、有机碳含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恢复了鄱阳湖2000年来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鄱阳湖经过多次扩张,形成如今的格局。约在1500aB.P.前后水面由北向南扩张至大汊湖附近。大汊湖由古赣江河流洼地(1500aB.P.前)发展为赣江三角洲分流间洼地。该地区气候的变化经历了多次波动,900aB.P.以前偏干,气温略高于后期;900aB.P.以后偏湿,在450aB.P.前后温度偏低。鄱阳湖人类活动出现较早,人类活动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湖泊沉积物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46.
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云南洱海湖泊岩心沉积物进行了多环境指标的分析,建立了近2000a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序列:气候演化具有暖干、冷湿交替的组合特点,不同于东亚季风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冷干-暖湿气候组合特征。一些特征气候阶段如中世纪温暖期、小冰期气候特征在洱海湖泊沉积记录中均有反映。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暖干、冷湿气候交替变化规律反映了西南季风影响下的气候演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7.
云南洱海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指标变化,对云南洱海地区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响应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洱海湖泊沉积物记录显示,湖泊沉积物磁化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特别是耕作农业的出现有显著响应;沉积物元素Fe、Al含量的变化也与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水土流失有密切联系。沉积物色素的变化则指标湖泊富人为营养化的历史。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元素、色素指标的变化是不湖泊流域人类活动的有效指标并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48.
全新世大暖期云南洱海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根据高分辨率湖泊沉积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硅藻等环境指标分析结果,将洱海全新世大暖期(8.1-3.0KaB.P)的环境演化为7个阶段,环境变化序列以温(暖)湿 -暖(温)干为主,其中存在的明显冷干(湿)事件,冷事件出现在7.2KaB.P、5.3KaB.P和3.7KaB.P。全新世大暖期洱海湖面波动与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主要受亚洲季风强弱转换和时空迁移的影响,冷事件与亚  相似文献   
49.
太湖晚冰期—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根据西太湖3.96m长湖泊岩芯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的综合分析,讨论了太湖距今1400多年来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4300-13000aBP气候干旱,西太湖尚未形成:1300-11030aBP降水增加,湖泊形成,但气候偏凉;11030-10200aBP是一个较显著的冷偏湿期,湖泊水位相对较深;10200-9500aBP为一温干时期;9500-7200aBP是偏暖湿的过渡阶段,内部波动剧  相似文献   
50.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鄱阳湖湖口梅家刘ZK_2孔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初步恢复了4500年来湖口地区的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其古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5-3.8kaB.P,气候暖湿;3.8-3.4kaBP,气候凉偏干;3.4—3.0kaB.P,气候温暖偏湿;3.0kaB.P.前后,为一短暂的降温时期,气候凉湿;2.8-2.35kaB.P,气候温暖偏湿;2.35kaBP.以来,气候偏凉,但仍存在数次微弱的冷暖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