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新疆地磁台阵的测点分布、测点设备构成情况以及运用VPN技术将地磁台阵观测系统接入地震行业网、VPN网络建设等情况。在新疆地磁台阵中应用VPN技术,实现了地震行业网对地磁台阵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数据交换,随时获取数据信息,并能够对地震前后观测信息短临变化进行快速跟踪。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的噪声水平曲线提取算法,研究了国内地磁台站记录到的莲花、莫拉克和茉莉等台风的地磁效应数据.结果表明:Z分量特征频率为0.05~0.2 Hz的IMF信号噪声水平曲线在时间上稳定反应了台风活动性,而值得注意的是,台风主要影响较远距离地磁台站相对记录的噪声水平曲线.这种“远大近小”的地磁效应模式,可能与作...  相似文献   
63.
利用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的数字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经过数据处理,提取研究区域的植被指数,基于已有的农作物株高和生物量等农业数据,在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分析,进而反演出农作物长势规律,实现无人机一次数据采集得到农作物同一时期生长规律的监测,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  相似文献   
64.
星载被动太赫兹遥感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冰云探测手段,而理解冰云参数如何影响太赫兹辐射传输过程,掌握太赫兹频段冰云辐射散射特性是实现高精度太赫兹冰云定量探测的前提,对冰云探测仪器的设计和冰云参数反演也非常重要。基于离散纵标切线性辐射传输模式DOTLRT模拟计算太赫兹频段冰云辐射亮温及其雅可比矩阵,以气象再分析资料FNL为初值驱动中尺度气象研究与预报模式WRF预报得到冰云参数作为DOTLRT模式的输入。通过与星载微波探测仪ATMS的183 GHz频段观测亮温对比验证了模拟太赫兹冰云亮温具有较好的精度,并且表明太赫兹亮温同时受到冰云中的冰粒子和霰粒子的影响,且具有不同的特性。定量分析了冰云中冰、霰两种粒子的特性参数(等效粒径Dme、路径总量IWP、GWP)和观测几何对冰云太赫兹亮温的影响。在综合了太赫兹亮温的敏感性分析、雅可比矩阵的峰值高度分析和痕量气体吸收的基础上,给出了太赫兹冰云探测器的优化探测频段(183 GHz、243 GHz、325 GHz、448 GHz、664 GHz和874 GHz)和观测角度(53°±5°)。冰云散射和辐射特性表明太赫兹冰云探测需要同时考虑冰粒子和霰粒子。提供了...  相似文献   
65.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的发展,薄储层预测及特殊地质体的识别在岩性油气藏中越来越重要,频谱分解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次在w区在常规方法无法对储层进行有效识别的情况下,通过WVD时频分解技术,在该区准确的找到了河道沉积体.  相似文献   
66.
锚固岩质边坡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为深入了解其地震动响应机制,系统梳理了地震荷载下锚固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论述了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锚固结构体系动力特性、锚固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及其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未来可进一步分析强震或频发微震等不同地震荷载形式下的锚固岩质边坡动力演化模式;借助基于演化模式的锚固岩质边坡地质力学模型,明晰地震荷载传递规律、锚固结构力学演化特征与锚固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综合揭示岩质边坡-锚固结构体系地震动耦联作用机理;开展具有大塑性变形能力的新型抗震锚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标准化,并建立新型抗震锚固结构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区.   相似文献   
67.
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流体对断裂带物质的强度和运动性质起到重要作用。前人已识别出断裂带浅部区域流体对断层的弱化以及矿物沉淀导致的断层愈合,然而对于断裂带深部流体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深入了解孕震区流体行为以及地震成核过程中流体对断层的影响,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南段虹口乡八角庙村附近碎裂岩滑动带中石英和方解石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带脉体的显微构造、碳氧同位素和主量元素含量等分析,开展地震相关脉体的特征结构、流体来源和矿物沉淀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碎裂岩主滑移带由颜色结构不同的三层断层泥和细小的方解石条带组成,在主滑动带边部和上盘碎裂岩中则分别发育了指示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三个阶段断层活动的脉体:(1)沿阶步生长的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拉伸型柱状颗粒方解石脉;(2)断层泥楔入脉;(3)近等粒状方解石脉以及具有横向竞争生长结构的非等粒状方解石脉和石英脉。它们分别代表了震间期封闭的还原环境下的微滑动、同震外源高压流体注入以及震后开放的氧化环境至还原环境下的矿物沉淀。碳氧同位素结果表明主滑动带和碎裂岩方解石脉δ^(18)O V-PDB值为-20.5‰~-20.3‰,低于围岩碳酸钙胶结物,表明方解石脉具有大气水来源特征。方解石沉淀温度结合地温梯度表明方解石脉的形成深度大于4km,与碎裂岩形成深度及龙门山断裂带震源深度一致。该地区方解石脉和石英脉的研究深化了关于龙门山断裂带孕震区流体行为的理解,并且对进一步认识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断层的强度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库岸边坡中的地下水对其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然而目前却没有统一的公式用来计算岸坡中的浸润线.为此,根据三峡库区广泛存在的隔水底板倾斜的层状非均质岸坡建立了基本模型,求得了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两种情况下,库水位下降时岸坡中浸润线的解析解.同时,结合算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地基GPS水汽资料在江西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江西省54个地基GPS站的逐时GPS PW、降雨资料和NCEP 1°×1°的fnl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2012年5月12日江西中北部地区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所有地基GPS站的降雨都出现在GPS可降水量(PW)持续增长4—21 h后,其中72.2%的测站的降雨出现在GPS PW持续增长4—12 h后,降雨都结束于GPSPW明显减小至某一稳定值(55 mm左右)时。降雨出现时GPS PW均大于某一值(阈值),且不同GPS站的阈值不相同,阈值会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海拔高度大于200 m后,阈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更加明显。GPS PW的迅速增长是由低层(850 hPa)暖湿西南风急流加强东移至江西地区造成的。GPS PW的明显减小,是由于之前的强降雨消耗了空气的水汽所致。  相似文献   
70.
利用NEC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江苏省2011年6月24—25日暴雨从环流形势、云图实况对照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道变化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影响该次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是西风槽,后期是台风,中期是两者相互作用.通过诊断过程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散度和垂直螺旋度,发现它们作为25日强降水的预报因子,具有预报先兆性,大约有9~12 h的提前预报量.同时,发现近海台风(米雷)中低层垂直螺旋度由负变正并增加时,未来12 h内易出现强降水,而当中低层垂直螺旋度开始明显减小时,未来12 h内降水会逐渐减小,若减小是由正变负,则降水减弱时间更快,提前量在2 h左右.对于24和25日降水性质的不同,运用K指数加以验证,表明24日主要为多对流性降水,25日对流性减弱,以系统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