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冀东地区燕山中段北西向构造带: 构造属性及其年代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冀东地区燕山中段北西向构造带由北西向展布的逆冲断层系统、伸展断裂系、走滑断裂及伴生同构造沉积组成. 基底卷入、指向北东的主要逆冲作用发生于174 ~168 Ma之间, 随即发生了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 伴随着逆冲后伸展构造作用, 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期, 沿该带南西侧发育了北西向分布的土城子组、张家口组、义县组、九佛堂组等火山-沉积地层. 由于主要伸展断层的倾向位移量具有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大的趋势, 因此, 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显示出向东南方向南积作用迁移的特征. 九佛堂组沉积晚期及其以后, 北侧原物源区又发生向南西的逆冲作用, 在盆地东北缘逆冲断层下盘的九佛堂组地层形成了倒向南西的不对称向斜. 最后, 沿北西向构造带还发生了右行走滑运动. 该构造带醒目的地貌-构造表现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表明, 在新生代以来它仍然具有很高的构造活动性. 该构造带在空间上与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揭示的基底断裂构造基本吻合, 因此, 其中生代构造活动可以看作是在有利的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基底构造活化的结果. 这种基底构造活化可能是板内变形和板内造山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舒斌  陈柏林  吴淦国 《新疆地质》2006,24(1):30-32,T0002
金窝子金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8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黄铁矿、石英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黄铜矿中未见金矿物.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中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作用与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23.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构造演化及矿化富集规律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吴淦国  吴习东 《地球科学》1989,14(5):477-486
  相似文献   
24.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由近东西向丰宁-隆化断裂、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及马兰峪背斜组成.丰宁-隆化断裂为由北向南的低角度逆冲断层经后期改造而形成.古北口-平泉断裂系由柳河-承德县断层、乌龙矶-小料北沟断层、寿王坟-大杖子-下杖子断层组成的断裂系统,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具右行斜压性质,活动时代为148~132Ma.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为一右行走滑断裂.马兰峪背斜不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合特征,深部岩浆活动主导的、基底薄弱带控制的断块差异隆升可能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三叠系砾岩中的砾石绝大多数具再生砾石特征,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其中火山岩砾石的年代(240~248Ma)表明其沉积时间应明显小于240Ma.下板城盆地北部及西部王家店-小梁后盆地原所谓的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分别为161 Ma和126~127Ma.因此,原标志印支期变形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已被否定,印支运动构造表现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5.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叶玉江  吴淦国  张达 《现代地质》2003,17(2):119-124
地球科学在研究远古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对于太空的观测程度也不断提高 ,加深了对类地行星的认识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太阳系中的火星和金星可能存在已经绝灭了的生命。慧星和小行星对地球的多次撞击有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效应及生命大灭绝。行星的演化可能有两种模式 :冷的星团加热及热的星云冷却。火星上存在与地球壳体非常相似的沉积岩 ,说明有流动水存在的可能。较高地热的太古代地壳热流输出被认为是认识地壳构造特性的关键。晚太古代会聚与离散大陆边缘的对比研究表明太古代板块运动与年轻的板块构造旋回在样式及幕次方面都没有根本的区别。元古代大陆的增生是由于元古代源于地幔的板块构造及产生于地幔的热柱构造导致新生成分的加入而造成的。裂谷、盆地、推覆及伸展、火山侵入作用是显生宙大陆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它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7.
鄂西清江上游NE向活动断层束分段分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上游NE向断层束7条区域性活动断层的轨迹结构,并依据断层几何轨迹的间断、连接和重叠特性,划分断层带的相对独立断裂段;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分别估算活动断层和相对独立断层段的轨迹结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条断层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咸丰断层分维值最高(D=1.268),齐岳山断层带分维值最低(D=0.980);每个相对独立的断层段也具有特征性的分维值,其中,郁江断层带的Ⅱ段的分维值最高(D=1.318),齐岳山断层带的Ⅰ段的分维值最低(D=0.962);断层轨迹结构越复杂、分段阶区分支断裂越多、分维值越高,其现今活动性越强;活动断层分段分形分析是进行断层活动性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8.
辽西区巫闾山的隆升历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 ,结合其他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通过构造热演化的定量分析 ,认为医巫闾山山脉的隆升历史经历了 118~ 81Ma期间的第 1个快速隆升阶段、81~ 14Ma期间的缓慢隆升阶段和 14Ma以来的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与两侧盆地的沉降历史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山脉隆升相对盆地沉降有一个滞后期 ,山脉的快速隆升阶段对应盆地快速沉降的后期和消亡阶段。现今的医巫闾山山脉是 14Ma以来第 2个快速隆升阶段的产物 ,其隆起时间距今大约有 4~ 5Ma。  相似文献   
29.
甘肃北山榴辉岩的变质历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变质条件的估算表明,甘肃北山榴辉岩经历了前榴辉岩相(604-678℃、0.89-1.95GPa)、榴辉岩相(700-720℃、1.2-1.5GPa)、角闪岩相(629℃、0.63-0.83GPa)和绿片岩相(约400℃、0.3-0.4GPa)4个演化阶段。这一P-T轨迹证明北山榴辉岩是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在俯冲-碰撞过程中地壳增厚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
苏鲁高压-超高压带的结构、变形特征及形成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由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变质岩石组合的构造岩片堆叠而成,自北向南可分别为9个构造岩片。这种复杂的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早期的变质变形作用控制,并被晚期构造作用改造。本文重点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变形进行了分析,自元古宙—中生代韧性改造事件可分为4期。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两次高压-超高压变质事件存在的可能,而且其新元古代的构造事件可与全球Rodinian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相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