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14篇 |
海洋学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攀枝花地震台1989年至1990年两年的石英伸缩仪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并根据Venediov调和分析结果,分析研究了M_2波的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因子的动态变化,从中获得了与地震有关的信息,这对今后的地震分析预报具有一定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滑床前缘大多发育一砂卵石层,该砂卵石层的强渗透性将影响滑坡渗流场,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
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
渗透系数,来研究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滑床砂卵石层渗透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超覆型老滑坡砂卵石层的渗透系
数不同,滑坡中浸润线也不同,渗透系数越小,浸润线越低,滑坡中地下水相对库水位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库水位上升阶段、高水位
运行阶段和下降初期,万州中学老滑坡各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2 的增大而减小;库水位稳定在150m时,老
滑坡整体稳定性随k2 的增大而增大,k2 的变化对次级滑体和三级滑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这对于库区老滑坡的复活和监测预
警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
渗透系数,来研究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滑床砂卵石层渗透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超覆型老滑坡砂卵石层的渗透系
数不同,滑坡中浸润线也不同,渗透系数越小,浸润线越低,滑坡中地下水相对库水位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库水位上升阶段、高水位
运行阶段和下降初期,万州中学老滑坡各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2 的增大而减小;库水位稳定在150m时,老
滑坡整体稳定性随k2 的增大而增大,k2 的变化对次级滑体和三级滑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这对于库区老滑坡的复活和监测预
警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四川盐源-云南宁蒗间5.8级地震发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区域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地质、震源机制以及地震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01年5月24日的盐源5.8级地震应属于1998年11月19日宁蒗6.2级地震的持续活跃地震.整个地震活动持续时间长达58.6个月.盐源5.8级地震序列特征为主震-余震型,四川地震台网记录自2001年5月24日至2002年5月31日共记录到0.0级以上地震1409次(不含5.8级主震),其中:4.0~4.9级地震6次,最大余震4.7级.余震优势分布大致为北北东-南南西,与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基本吻合,与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大体一致.推测该地震与近南北走向的构造有关,即近南北向的节面Ⅱ应是地震断层面. 相似文献
44.
基于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宏观调查点、调查烈度和强震仪记录数据,采用四川省地震局强震动监测技术组计算得到的各台仪器烈度值,绘制了芦山MS7.0地震宏观调查点与调查烈度等震线和仪器烈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析了芦山MS7.0地震的仪器烈度与调查烈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仪器烈度与调查烈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仪器烈度Ⅵ度点在调查烈度Ⅵ度以上区域总体占比为88.24%,仪器烈度Ⅶ度点在调查烈度Ⅶ度以上区域内总体占比为81.82%;仪器烈度的等值线高值范围可较好展示出地震灾害的程度;仪器烈度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表征芦山MS7.0的发震断裂的控制作用,仪器烈度的等值线区总体呈现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衰减慢;仪器烈度的等值线区发震断裂上盘影响范围相对发震断裂下盘影响范围大;仪器烈度分布与调查烈度分布既有对应关系又存在差异,这在震后短时间内灾区的震灾信息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对可能的震害涉及范围、人员伤亡分布、经济损失和生命线工程等损失作出预估,仪器烈度分布可以为应急救援决策、救灾方案制定和救灾力量部署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椒北中心所领导尤为重视化解辖区内涉土方面的信访纠纷,该所把依法处理涉土信访案件,积极排查化解国土资源矛盾纠纷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每周一会审,每月一排查,并推行“四调联动”工作机制: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大政协参与调解相结合,多方配合,彻底化解涉土矛盾。 相似文献
46.
2004年9月5日万州区遭遇200年一遇特大暴雨。凌晨2:00和上午9:00,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吉安村先后2次发生滑坡。虽然财产损失十分惨重,直接经济损失约4800万元。却避免了1250人的可能伤亡。成为汛期滑坡群测群防避大灾一例。当天凌晨6:50接到值班员有关险情报告后,天城移民开发区国土资源局同志立即上报并到现场调查灾情。 相似文献
47.
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伸缩模拟和数字仪器并行观测数据,用三次多项式函数进行回归计算,将三次多项式系数作为分析探讨数字和模拟两套仪器的长期漂移变化、线性变化、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指标。结果表明,数字和模拟仪器的观测结果在长期漂移变化、线性变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性。数字化与模拟观测结果在突跳性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方面差异的原因是数据采集率存在差异所致,数字化数据采集率高意味着所包含的信息更为丰富。模拟观测结果的变化形态与三次多项式函数曲线形态要接近些,相对来讲表现出模拟观测数据变化的单调性,这可能是仅仅读取整点时数据的局限性所致。 相似文献
48.
49.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2002年“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的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以及大凉山断裂等4级地震异常活跃,宏微观异常大量出现,显示川滇菱形块体东侧边界带的活动性明显增强。本文就“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出现宏一微观异常的现象,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与历史震例对比分析认为:宏观异常的项目、集中程度与构造有关,宏观异常与微观异常一样,不仅仅包含短临和临震信息,同样也包含中期和短期信息,甚至可能还包含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无震信息。因此,研究宏一微观异常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相互关系对判断未来强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