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石板溪金矿区矿体产出样式及定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均  吴树仁 《地球科学》1995,20(2):159-165
通过研究石板溪金矿区工业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和金矿化的局部富集规律,对区内金矿体的空间产出样式及其定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揭示与厘定,建立了研究区内金矿体的空间定位产状模式。  相似文献   
142.
143.
大理岩脆-韧性转换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仁  晏同珍  简文星 《地球学报》1996,17(Z1):104-111
本文利用两组大理岩岩样进行脆-韧性变形有实验,一组在室温条件,围压变化范围为20-400MPa;另一组围压为50MPa,温度变化范围为15-200℃。前者发生脆-韧性转换的围岩范围为50-400MPa,其中变形最敏感的围压为50-150MPa,脆-韧性转换过程表现为应变硬化作用;后者发生脆-韧性转换的温度为50-200℃,其中变形最敏感的温度为100℃左右,脆-韧性转换过程表现为应变软化作用为主。在变形(实验)岩样宏观变形行为和微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岩石脆-韧性转换变形的若干标志(包括力学性质、宏观变形行为和显微构造标志等),并阐明了大理岩脆-韧性转换变形方式是以微破裂、晶内滑移和碎裂流动作用为主。这些实验研究结果对于地壳中浅层次构造变形及表层构造软弱带成因研究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4.
长江三峡黄腊石滑坡缓倾角断裂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显微尺度研究黄腊石滑波区缓倾角断裂的微观,超微观构造特征,进而分析构造应力方向和差异应力大小。同时探讨缓倾角断裂的变形机制和成因,讨论缓倾角断裂与滑波发生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为滑坡监测与防治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5.
历史强震对渭河中游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中游地区为例,探索提出了开展历史地震对区域群发滑坡诱发效应反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基于汶川地震在渭河中游地区形成的高烈度异常和震害启示,通过区域活动构造和斜坡带断裂控滑分析,指出历史强震对区内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不容忽视。然后,利用强震诱发滑坡的最远致灾震中距分析法,筛选出研究区周边300 km范围内需要重点考察其诱发效应的4次关键历史强震:公元前780年岐山MS7.0级地震、1654年天水南MS8.0级地震、1556年华县MS8.25级地震及1920年海原MS8.5级地震。随后,以岐山地震为例,具体阐述了基于Newmark位移模型的地震诱发滑坡位移及危险性反演评估方法;同时反演了其他3次历史强震诱发区内滑坡位移及危险性。最后,定量比较了反演历史强震诱发滑坡的位移与实际大型滑坡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结果显示天水南MS8.0级地震对渭河中游现存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46.
辛鹏  王涛  吴树仁 《地球学报》2015,36(6):771-780
青海大通县韩家山滑坡是西宁盆地最危险性的滑坡之一。为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论文基于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开展变形形式、平面堆积特征的调查;结合连续取芯钻探数据,重建了滑体结构;为定量获得滑动带力学性质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滑体与原岩物质成分、水理性质、应力应变性质的物理化学测试,讨论了多级滑动剪切面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1)滑体内不存在软弱地层,为近似均质地层。滑体为单一的新近系红色泥岩夹石膏层,不具层理,不含大于0.25 mm碎屑颗粒。泥岩内粘土矿物含量在29.7%~46.3%之间,碳酸钙含量在9.84%~11.58%之间。岩体内含形态不一、大小不一的石膏结核;(2)泥岩粘粒含量高,水敏性与粘滞性强。泥岩干燥饱和吸水率最低为26.31%,最高为42.12%。泥岩样品环剪试验呈应变软化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强度急剧降低。滑体快速滑动过程中,非饱和的滑带土受粘性物质、孔隙性的影响,产生强吸力;(3)滑体以旋转变形破坏为主,斜坡受河流侧向侵蚀影响,滑床附近的岩土体渐进性破坏,出现多级滑动现象。  相似文献   
147.
地质灾害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直是应用地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8.
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巴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之一,其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地域上的分异性:渭河盆地黄土滑坡较多;秦巴山区以小型浅层堆积层滑坡为主;汉江河谷分布一些膨胀土滑坡和岩质滑坡;大巴山以南中厚层岩质滑坡较多.秦巴地区的地质灾害一般沿大的断裂带、交通线、大的河流分布,形成纵横东西南北的地质灾害链.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地形地貌、岩性与结构面、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也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耦合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9.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原始应力区,原始应力区(即构造应力面)的深度大致等于地应力测点周围山体和沟谷之间的相对高差.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通过对鄂西建始断裂的几何分形结构和变形结构的分析,结合其新构造活动、现今构造活动特征,探讨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形成演化过程。建始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在燕山主期以逆冲作用为主,在燕山晚期以伸展作用为其主要活动特征,在喜马拉雅期则表现为平面左旋剪切活动;在新构造活动期以右旋剪切为主,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强,中段和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弱。断裂在Q1-Q2时期有过明显的活动,其最新活动测试年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