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4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584篇
测绘学   438篇
大气科学   421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2349篇
海洋学   567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相似文献   
182.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岭南疍民居住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疍家艇、船屋、窝棚及水栏、砖木房、钢筋水泥楼房等疍民居住建筑文化景观,指出其聚落特征经历了单一艇停泊、疍家艇集中停泊、岸边窝棚区、水栏区到岸上渔民新村的变化过程;在居住的地理环境方面,疍民的居住空间经历了从水上、岛屿、浅滩到陆地的变化过程;在聚居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183.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金矿与铅锌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金矿大多出现在铅锌矿床的外围,层位上产于铅锌矿床的上部,2类矿床均经历了同生沉积成矿作用,后生改造成矿作用阶段,统属一个成矿系列,它 为找矿标志,这必将有利于推动藏族产资源的综合找矿,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4.
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差异的核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吴康敏  张虹鸥 《地理学报》2021,76(8):1924-1938
构建并阐述城市住宅的特征租金理论框架,建立包括建筑特征、便利性特征、环境特征、区位特征在内的"四分法"特征租金模型.以2020年3月广州中心城区23126套待租住宅的挂牌月租金单价为基本数据,通过分级空间统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的空间差异格局与空间关联性,构建4要素12个指标的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影响因...  相似文献   
185.
黄河流域东西长4,400公里,南北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各地气候、地形、土壤均不相同,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发展、利用、破坏和培养也有极大差别。因此,现存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显得参差不齐。但总地说来,黄河流域的植物覆被是很稀少的。  相似文献   
186.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lower atmosphere and sea surface, sea spray migh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air-sea heat fluxes and subsequently, modulate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during a typhoon passage. The effects of sea spray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sea surface roughness in a 1-D turbulen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a spray on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area, for the cases of two real typhoons from 2006, Yagi and Soulik. Model output was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the Kuroshio Extension Observatory (KEO), and Reynolds and AMSR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drag coefficients that include the spray effect are closer to observations than those without, and that sea spray can enhance the heat fluxes (especially latent heat flux) considerably during a typhoon passage. Consequently, the model results with heat fluxes enhanced by sea spray simulate better the cooling process of the SST and upper-layer temperature profiles. Additionally, results from the simulation of the passage of typhoon Soulik (that passed KEO quickly), which included the sea spray effect, were better than for the simulated passage of typhoon Yagi (that crossed KEO slowly). These promising 1-D results could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sea spray 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for typho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87.
萍乐坳陷二叠系乐平组是典型的下扬子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的发育层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对萍乐坳陷二叠系乐平组泥页岩的发育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等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萍乐坳陷二叠系乐平组页岩单层厚度小、累积厚度大,横向、纵向连续性差;有机质丰度较高,w(TOC)以1.0%~2.5%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和Ⅱ2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Ro分布在0.6%~4.5%之间,以高成熟-过成熟为主。页岩矿物组成中黏土矿物较为富集,[JP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隙和微裂缝,储层物性较差;总含气量和最大吸附气含量都较小。在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的分析表明,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为: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和保存条件。综合分析表明萍乐坳陷二叠系乐平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一般,但在有机质丰度高、物性较好、埋藏适中的构造稳定地区仍然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88.
本文研究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经回归分析得其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计算得体长和体重换算表,对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9.
图像目标形状匹配与视频过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图像目标形状特征的提取、匹配,运用随机过程,投影理论,提出用于识别目标形状统计特性的波动度特征,建立目标形状匹配函数,给出实际图像目标的匹配实现算法,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快速完成实际图像目标形状的匹配、过滤,为图像跟踪、识别及视频过滤等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90.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GF-2等遥感图像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了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等指标,从全国和分区角度揭示了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24.6×103 km2,耕地面积共减少4.9×103 km2,林草用地面积共减少16.4×103 km2。2010-2015年与2000-20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分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东部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变化速率有所下降;中部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增加;西部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进一步加快,林草面积减少速率增加;东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持续缓慢,耕地面积稳中有升,水旱田转换突出,林草面积略有下降。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布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国土空间格局管控要求基本吻合;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面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实现有效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