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次生层状地貌是同一期地貌面(原生层状地貌),经过后期地壳构造运动的变形、解体而形成不同高度的地貌面。它较好地反映了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方向、幅度与速度。据此,本文将第四纪以来河北山地的新构造划分出两个区、七个亚区和二十四个小区。  相似文献   
32.
中国华北山地的层状地貌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状地貌是在较短的距离内 ,从海岸到山顶的坡面上多级分布的阶梯状地貌。一般来说 ,它反映了地壳的构造运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层状地貌都是这样。只有地壳活动时期的火山喷发、砾石扇和地壳稳定时期的风化壳、古河道发育的层状地貌才能表明地壳的一次大的构造运动。据此认为 ,中国华北山地的喜马拉雅运动起始于始新世 ,至渐新世结束了第一幕。中新世是喜马拉雅运动的较激烈期 ,至上新世结束了第二幕。自第四纪进入了第三幕的第一亚幕 ,也就是新构造运动。自晚更新世进入了第三幕的第二亚幕 ,即最新构造运动。现在 ,第三幕尚未结束  相似文献   
33.
华北平原地下埋深30~50 m以上分布着众多古河道。它是开采浅层地下淡水的源泉,"三水"调蓄转化的库容,旱、涝、碱、咸灾害综合治理的场所,农业综合开发的宝地,农田水利布设的基础,地震时沙基液化和震害的严重区。论述华北平原古河道开发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提出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4.
华北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以传统地貌学理论戴维斯等的"地貌面"和"侵蚀旋回"理论为指导。研究表明,它基本适用于华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同时也发现了传统地貌学理论的不足。该文用华北地貌形成演化的实际资料弥补了这个不足,并进一步探讨了地貌形成演化理论的某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35.
河北平原的地貌与震害分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河流冲积平原的震害主要是由于地下砂土液化及其反映在地面上的地裂缝、喷水冒沙引起地基失效造成的。而破土液化,地裂缝和喷水冒沙又主要发生在有厚层细粉砂分布、砂层被地下水饱和、砂层之上粘质土覆盖层薄的现代河道、古河道及由众多古河道组成的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本文假设河北平原普遍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其烈度均在七度的情况下,不同地貌区  相似文献   
36.
37.
日本与朝鲜以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相隔,福岗至釜山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公里。可是在地质构造上和自然条件上却有很大不同,因而在河成平原地形上也不同。本文,概略叙述一下两国平原的研究史,然后以地形分类为基础对两国平原进行一些对比研究,最后展望一下平原地形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38.
河北平原的地面古河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河道是河流变迁后遗留下来的旧河道。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河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漳河、滹沱河、永定河、滦河等河流洪积、冲积形成,因而古河道密集分布。研究古河道,不  相似文献   
39.
Ⅰ序言在第四纪海平面变动研研中,以最近一万年或最后间冰期的二万年(或者1.5万年)研究最盛行。伴随着这个时期的显著的海平面上升的海进,外国有全新世海进或者弗兰德里海进,日本有冲积世海进、有乐町海进、绳文海进等。  相似文献   
40.
古河道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土整治是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积极保护。古河道是国土资源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山区、平原或海底均有遗留。因此,开发利用古河道对国土整治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河道是河流改道后遗留在地面或埋藏在地下的旧河道,其类型多种多样。按时代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