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3篇 |
免费 | 363篇 |
国内免费 | 3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3篇 |
大气科学 | 197篇 |
地球物理 | 188篇 |
地质学 | 870篇 |
海洋学 | 228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88篇 |
自然地理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9篇 |
1965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2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提要:旌德花岗质杂岩体位于安徽南部,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研究得到岩体中锆石U-Pb年龄为(141.0±1.0) Ma,认为该年龄代表岩体的侵位年龄。岩体全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出中偏酸性 (SiO2=66.01%~70.87%),富Al (Al2O3=14.91%~16.24%),富碱 (alk = 6.64%~8.01%),K2O/Na2O变化范围在0.78~1.04,镁、铁含量较低,MgO:0.68%~1.06%,TFe2O3 (2.0%~3.34%),以及低磷 (P2O5 =0.10%~0.14%)的特点;微量元素主要富集Sr (189×10-6~452×10-6),贫Nb、Ta、P、Ti、Y、Yb,高Sr/Y比值 (23~66)和 (La/Yb)N (13~58),Eu有轻微的负异常到弱的正异常 (δEu=0.81~1.18)。旌德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相似。ISr=0.7096~0.7101, εNd(t)=-6.28~-7.32,εHf(t)值变化于-6.5~-1.1,两阶段模式年龄 tDM2=1.4~1.5 Ga。较年轻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较高的εNd(t)值和εHf(t)值,以及岩体中发育有岩浆混合成因的暗色包体,指示源区可能有地幔物质的贡献。幔源岩浆底侵使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旌德岩体。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肝复方对脾虚肝癌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组、肝复方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益生菌组与肝复方组分别给予益生菌和肝复方灌胃。14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实体瘤重量,ELISA检测小鼠血液中甲胎蛋白(AFP)和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正常组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肝细胞结构紊乱,有炎症浸润;益生菌组和肝复方组炎症浸润减轻,肝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改善明显。与模型组、益生菌组比较,肝复方组瘤体重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和益生菌组AFP、LP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复方组AFP、LPS 含量低于益生菌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复方对脾虚肝癌小鼠的肝功能、肝组织有保护作用,为脾虚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95.
96.
本文分析了特征点应满足的几种条件,给出了一次范围最小(L1)法,最小二乘法以及粗差探测法进行特征点粗差定位方法,并以模拟实例为例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
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了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对于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以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及伴生的南加州油气盆地作为参考,对中国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相关的盆-山构造进行了剖析.探讨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在其演化过程中,怎样控制区域应力场、变形构造及盆地的形成,进而制约油气的迁移和圈闭.分析结果表明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在美国南加州的盆-山构造体系所起的作用相比较,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在青藏高原北部的盆-山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相似的作用.青藏高原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斜向运动导致在阿尔金走滑断裂的东南形成走滑-挤压构造域.形成一系列的走滑和推覆构造,在地形上表现为包括柴达木盆地在内的有序的盆-山相间的构造体系,与南加州富含油气的盆地相似,阿尔金走滑断裂及相配套的走滑-逆冲推覆构造促使在这些盆地中形成富集油气的构造。 相似文献
98.
99.
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核杂岩主要有 3种类型 ,即盆岭型、古老大陆边缘型和古陆核增生型变质核杂岩。这些变质核杂岩都是伸展型的 ,即它们是由于地区性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 ,因此可以统称为伸展型变质核杂岩。江西庐山变质核杂岩由古老变质岩核 (下元古界星子群 )、褶叠层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和盖层三部分组成 ,按上述分类可划分为古老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 ,因此它也是伸展体制下形成的 ,但前人对伸展体制是何时出现的还存在分歧。由于庐山变质核杂岩主体是庐山“透镜状山体”,它正好位于赣江断裂北段西侧 ,是夹在赣江断裂两条次级断裂——庐山西侧的沙河—… 相似文献
100.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区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精确定年研究,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40.4±2.2)Ma,辉绿岩中锆石的年龄较复杂,其中发现了元古代锆石颗粒,其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261±14)Ma,(1612±8)Ma,(919±12)Ma,(831±17)Ma。另外还有一组早古生代年龄的锆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13)Ma。以上这些新资料说明该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且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