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462.
本文首先闸述了测量学与地图制图的关系,再分析了目前地图制图学科对测量学地位的看法,分别对综合性大学地理系“地图学”教材内容安排和测绘院校地图制图专业对测量学的安排,说明两者的不足之处导致地图专业人员缺乏测量知识。作者在最后提供了几点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3.
宗乃山-沙拉扎山火山-深成岩带是个具陆壳基底的火山弧。至少自411Ma以来.发生北侧洋壳向南的俯冲作用.形成钙-碱性火成岩组合。岩浆总体上向碱值增加的方向演化。发生于华力西末期的区域性钾交代作用,是使岛孤转变为成熟陆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64.
旋转机械升降速阶段微弱振动信号具有潜在性和动态响应的微弱性等特点,因此瞬时频率是限制早期故障诊断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引入了图像处理领域的Seam Carving(SC)算法,并对SC算法进行改进,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ation,STFT),提出了STFT-SC瞬时频率估计算法.STFT-SC算法采用STFT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然后利用Seam Carving算法中的能量梯度,采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寻求seam路径,实现了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一阶瞬时频率提取,最后对一阶时频数据进行时域重构,将重构的时域信号和仿真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TFT-SC算法对于高噪声、邻近阶比等振动信号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5.
466.
应用神经网络建立水下拖曳体轨迹姿态水动力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拖曳体的拖曳水池样机试验取得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LMBP算法,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理论构建的可控制水下拖曳体轨迹与姿态水动力控制数值模型,并进行LMBP模型仿真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所建全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拖曳体在一定控制动作下的水动力响应预报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67.
提出一种含未知输入的连续奇异系统观测器设计的新方法.首先将系统转化为非方的系统.即把主要矩阵化为非方阵.对上述系统,在满足两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用简化系数矩阵的方法把系统方程变成常规形式来构造降维的观测器。  相似文献   
468.
提出一种含未知输入的连续奇异系统观测器设计的新方法,首先将系统转化为非方的系统,即把主要矩阵化为非方阵,对上述系统,在满足两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用简化系数矩阵的方法把系统方程变成常规形式来构造降维的观测器。  相似文献   
469.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和分布模式受水道及古地貌变化的控制。水道体系及其控制的沉积体呈顺源、带状展布。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方向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湖底扇内部平面微相序列表现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深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辫状沟道间(或末梢)→深湖泥”的变化特征。每支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  相似文献   
470.
以东南极罗斯岛地区的3个湖泊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获得了沉积物样品的光谱曲线,讨论了东南极罗斯岛湖泊沉积物的光谱特征。在沉积物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样品分成建模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与化学元素指标的对应关系矩阵,通过验证集预测值和测定值之间的误差参数比较,发现研究的20种元素含量均能和光谱曲线建立有效的计算关系,其中,N、C、H、Mn、Ba、P、Al、Fe、K、Se、As和Hg等元素能够达到相当精确的预测水平(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0.90)。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