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将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后地形地貌、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直观展现及其数据的更新与传输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在利用三维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空间数据库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Skyline平台开发出舟曲县城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查询、三维显示及数据管理等,为舟曲县灾后重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秋季大气CO柱总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分辨率红外光谱仪于1999年秋采暖前后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CO、水汽等大气微量成分柱总量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采暖后北京市区CO柱总量较采暖前有所增加,采暖前CO柱总量较小,日均值为0.147 atm-cm,而采暖后CO柱总量较大,前7天的日均值为0.205 atm-cm,相应地日变化也比较大.但是,大气中的CO柱总量受到气象条件的重要影响,影响CO柱总量逐日变化和日变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有大气稳定度、风速和风向等.  相似文献   
13.
荆浩  亢妍妍  吴宏议  雷蕾  郭锐  赵玮  于波 《气象》2024,50(5):616-629
利用北京地区加密气象站、补盲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雨量站、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GPS水汽等观测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对北京“23·7”极端强降雨阶段性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7”极端强降雨累计降水量(331mm)和单点最大降水量(1025mm)均打破历史纪录,最大雨强(126.6mm·h-1)排名历史第二位,具有显著的极端性。强降雨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Ⅱ和第Ⅳ阶段降水量分别占过程累计降水量的37.1%和39.7%,第Ⅳ阶段雨强更大,对应急流更强,高温、高湿特征也更明显。地形对降雨的增幅作用显著,降水量在海拔100~300m山区迅速增加,极大值出现在海拔约400m的山区,第Ⅱ(第Ⅳ)阶段山区平均降水量和小时雨强分别是平原的2.1(3.0)倍和2.0(2.7)倍;第Ⅱ阶段主要为地形对急流的直接抬升,第Ⅳ阶段为地形绕流辐合和直接抬升共同作用。7月31日上午(第Ⅳ阶段)边界层急流出口区与低空急流入口区耦合导致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促使西部山前β中尺度对流系统由块状发展成线状并有γ中尺度涡旋产生,该β中尺度对流系统北上时形成短暂的列车效应,引发了西部山区8个站次100mm·h-1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4.
光学窄波段观测能够表征发射线天体清晰的结构,是研究发射线天体的重要手段,对恒星形成区、类星体窄线区、星系HⅡ区、星际介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消除窄波段图像的连续谱是常用的搜寻发射线天体的方法,传统上连续谱扣除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像素位置、方向和强度来调整图像对齐,然后进行两幅图像的相减,但是其过程繁琐不适合用于巡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