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7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7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4篇 |
大气科学 | 418篇 |
地球物理 | 529篇 |
地质学 | 2278篇 |
海洋学 | 550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325篇 |
自然地理 | 4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236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163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30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58篇 |
1995年 | 163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110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7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6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41.
采用回剥法和局部均衡模式研究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的沉降史,并探讨了该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曾母盆地自早中新世以来经历了17.5-11.6Ma、11.6-5.5Ma、5.5-3.0Ma和3.0-0Ma的4次快速沉降作用,其构造演化受控于曾母地块与南沙地块及婆罗洲地块的碰撞和盆地两侧的万安-卢帕尔断裂与廷贾走滑断裂的综合作用,可划分为南北双向挤压(晚始新世-早中新世)、走滑改造(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区域沉降(上新世-第四纪)3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2.
断层滑动速率,地震重复时间和平均应力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地震复发间隔研究的现状,系统整理了中国大陆活断层滑运速率,已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及古地震复发间隔,结果表明,在滑动速率较在的活断层发现的古地震复发间隔较短,Kanamori和Alle(1985)研究了具有大范围重复时间(20年到几千年)的板内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发现复发间隔较长的大地震具有较高的平均应力降,我们在实验室内研究了应变速率不同时固体围压三轴压缩下完整花岗岩破裂后的粘滑现象。 相似文献
143.
热释光是矿物晶体接受环境核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受到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晶体损伤、晶体中杂质混入等原因所导致的晶格缺陷有关.热释光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界中长寿命放射性元素(238U,235U,230Th,40K及其子体)的衰变,与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或人类活动无关.热释光特征能有效反映晶体形成的环境条件.热释光方法的制样简单、测量快捷,因此在辐射学、核工业、核医学、环境学、农业、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陆地地质学上热释光方法在地质年代测定[1,2]、地层对比[3]、矿物世代划分[4]、矿床含矿评价[4,5]、陨石形成热的历史恢复[6]以及地质事件识别[7]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144.
145.
党的十六大描绘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在这个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处理好资源利用和资源保护的关系,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6.
147.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比较研究了岱衢洋大黄鱼养殖群体和官井洋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9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的4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38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88个。2个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5.01%和57.50%,0.162 3和0.1175,0.254 7和0.185 6,显示岱衢洋大黄鱼F2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官井洋大黄鱼繁育多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图显示2个群体各自聚成一支。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48.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湖面变化和湖相沉积中粘土矿物显示的环境信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西藏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泊-纳木错周缘湖相沉积、湖岸堤的野外调查和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发现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有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湖相沉积物的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ka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ka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根据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中粘土矿物的X光衍射分析结果,以及采用比值法、高岭石法和衍射峰法的研究,探讨了粘土矿物所显示的环境变化信息。粘土矿物成分变化表明,该区已具备了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为研究青藏高原的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及其隆升过程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9.
青海格尔木早更新世昆仑河砾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仑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前人所报道的新近纪与第四纪地层,主要集中于昆仑山垭口地区,而在昆仑河—格尔木河谷地中,只有中更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从而提出了发生于1.1~0.6 Ma BP间的“昆仑—黄河运动”的概念。然而在昆仑河谷中发现了厚达20 m的钙质胶结的河流相砾石层(昆仑河砾岩),其分布、特征及其与纳赤台沟组、三岔河组和低阶地沉积等上覆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以及ESR法测定的该砾石层2个钙质胶结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 042 ± 104 ka BP与1 269 ± 126 ka BP)均表明,早在距今1.27~1.42 Ma之前昆仑河—格尔木河河谷已经形成,而且已深切到现今的谷底。此后河谷内的多次切割与堆积,不应是构造运动的结果,而可能是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变化造成的。同样,昆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的强烈隆升至少应发生于距今1.27~1.42 Ma之前。 相似文献
150.
首先,根据地震反射剖面的似海底反射特征、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钻孔沉积物的高甲烷含量、高有机碳含量以及孔隙水盐度、氯离子浓度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异常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推测,南极陆缘有7个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它们分别为南设得兰陆缘、南极半岛的太平洋陆缘、罗斯海陆缘、威尔克斯地陆缘、普林斯湾陆缘、里瑟-拉森海陆缘和南奥克尼群岛东南陆缘等。其次,从气源条件、沉积条件、热流及温压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等对南极陆缘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陆缘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有利地质条件。最后,对南极陆缘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其资源量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