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1篇 |
免费 | 1033篇 |
国内免费 | 6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6篇 |
大气科学 | 455篇 |
地球物理 | 607篇 |
地质学 | 2401篇 |
海洋学 | 576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347篇 |
自然地理 | 4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243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52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39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58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112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7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6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三官庙金矿大地构造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段,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等的阐述及矿床成因的浅要分析,认为热液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沿层间断裂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是控矿的主要因素。矿体受层位、岩石组合、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的控制。在构造作用过程中,地层发生褶皱变形、岩浆侵位,使深部含矿热液沿构造向上运移,在有利的岩性、构造部位,以硫化物细脉的形式充填在破碎裂隙中,同时对围岩产生硅化等蚀变。黄铁矿化细脉、毒砂化及硅化蚀变岩一同构成金矿体。从而证明三官庙金矿成因为热液充填一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922.
目前基于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自动、快速地建立区域三维地质体模型是中国全面开展三维数字地质填图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产状、地质界线与路线剖面等野外区域地质调查要素,提出了一种二维平面地质图及路线剖面图向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快速转换方法。该方法针对无剖面约束及含剖面约束2种情形,通过地质界线区域分割、多段线仿射变换等空间几何变换处理,推估出剖面线约束的地下地质界线,基于Coons曲面构建出地质体的侧面模型;然后,通过约束三角网算法构建地质体的顶、底面模型,最终建立拓扑一致的区域地质体三维模型。基于此方法,对中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区域进行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实践,实现了火山口、地层、岩体、断层等典型地质构造的快速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923.
采用低温—盐形成法对蓝圆 Scombermorusniphonius(Cuvier)、马鲛鱼Decapternsmaruadsi(TemmincketSchleget)、海蛇三种海产动物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提取,经皂化、冷冻、过滤、酸化、离心等工序反复处理后,可得碘价为220~250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混和物。探讨了提取过程中的最适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该三种海产动物脂质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24.
介绍国内“十五”期间多种强震数据采集器文件传输协议采用XModem协议的差异,简单介绍XModem协议,进而详细分析Etna、MR-2002 、GDQJ、GSR-18和GSMA 2400IP等5种设备的文件传输协议及传输过程,并举例说明,最后阐述在嵌入式平台下事件下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25.
首先通过将整个图像区域看成系列行、行内的各线段构成的集合,然后判断相邻行各线段是否满足合并条件,最后根据判断结果实现对应的目标区域几何特征参数的设计。理论与应用都表明该算法优点是:对图像只扫描一次,即可同时、并行地获得多目标区域多个几何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26.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于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水母科(Rhizostoidae)、海蜇属(Rhopilema),是“海产八珍”之一,俗称水母、面海蛰,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资源。海蛰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并具有多种药理功能[1,2]。《本草纲目》记载,海蛰可入药,“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医林纂要》言其“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酒醒渴,止嗽除烦”。《归砚录》言“海蜇,妙药也。宣气化淤,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著名中药古方“… 相似文献
927.
辽西地区中生代义县旋回火山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火山岩,其中以义县旋回火山岩最为发育。本文在对辽西地区义县旋回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同源性质,由壳幔混溶物质作用于统一的火山活动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928.
929.
930.
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文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形成的变质环境,金矿分类,成矿模式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