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782.
纳木错流域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纳木错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气象资料、地形图、遥感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观测资料,对该流域过去37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冰川、湖泊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0年以来,纳木错区域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量变化冬、夏两季均呈增加趋势,但冬季增加量不显著.在整体升温的背景下,纳木错流域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1970~2007年间,流域内冰川面积减少37.1 km~2,占流域冰川面积的18.2%,年变化率为-1.0 km~2/a.流域内扎当冰川和拉弄冰川末端GPS观测表明,1970~2008年间冰川末端分别退缩381.8 m和489.5 m,年均退缩量为10.3 m和13.4 m.1970-2007年间,纳木错湖面积增加了72.6 km~2,增加速率为2.0 km~2/a.1970-1991年、1991-2000年和2000-2007年三个阶段的年增加速率不断增大,分别为1.1、2.8、3.4 km~2/a;湖泊水在在夏季升高非常显著,与湖泊面积的扩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83.
3110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110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的研究,阐述了该矿床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改造围岩的构造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中铀的迁移形式,矿前期为UO2(CO3)3^4-(77.4%)和UO2(CO3)2^2-(22.5%);成矿期为UO2(CO3)2^2-(99.9%);矿后期UO2(CO3)3^4-(54.4%)和UO2(CO3)2^2-(42.0%)。矿化是在混合  相似文献   
784.
2005 年10-11 月中美联合考察队在各拉丹冬峰北部果曲冰川平坦的粒雪盆 (33o34'37.8"N, 91o10'35.3"E, 5720 m a.s.l.) 钻取了一支冰芯, 通过对该冰芯进行多参数定年, 恢复了青藏高原中部各拉丹冬地区近70 年来降水中δ18O 的变化历史。根据冰芯中季风期和非季风期δ18O 值与临近气象台站气温的正相关性, 重建了该地区70 年来的春季和夏季的气温变化。结果表明, 各拉丹冬冰芯中δ18O 记录的春季和夏季升温趋势非常明显; 根据回归分析, 冰芯中非季风期的δ18O 每增大(或减小) 1‰相当于春季气温升高(或降低) 1.3 oC; 季风 期的δ18O 每增大(或减小) 1‰相当于夏季气温升高(或降低) 0.4 oC; 各拉丹冬冰芯中δ18O 记录恢复的春季和夏季气温与北半球春季和夏季的气温变化具有一致的趋势, 但各拉丹冬地区的增温幅度比北半球要大, 同时春季的增温幅度也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785.
风成沉积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其含量显得特别重要。目前,主要通过 XRF(X射线荧光光谱)和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文章对四个风成沉积剖面(黄土高原西峰剖面,青藏高原东北部种羊场剖面、泉吉河剖面、依毛剖面) 247件样品进行了 XRF和 ICP-MS分析,并对其中 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Cu、Ni、Zn的 XRF测试结果和 ICP-MS测试结果高度一致(Pearson相关系数 r大于 0.84)。2.Co、Pb的 XRF测试结果和 ICP-MS测试结果在大多数剖面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剖面中的一致性较差。 3.在种羊场和泉吉河剖面中, Th的 XRF测试结果比 ICP-MS的测试结果略低。两种方法测得的 As的含量在四个剖面中随深度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As的 XRF测试结果明显比 ICP-MS的测试结果低,差值可达 11.5μg/g(相对于 XRF法测定值的变化幅度达 214%)。 4.Cr和 T的 XRF测试结果高于 ICP-MS的测试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 Cr含量的差值达 40μg/g。尽管 ICP-MS法具有比 XRF法更高的精度,但对于 Cu、Ni、Zn,采用高效廉价的 XRF法能得到与 ICP-MS法相媲美的测试结果。 5.西峰、种羊场剖面采用 XRF法测得的 Cu、Ni、Zn、As含量与磁化率呈现相似的变化,表明这些元素亦可指示风成沉积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86.
王波  王宇  张贵  张华  代旭升  康晓波 《地球学报》2021,42(3):352-362
泸江流域是滇东南典型的喀斯特断陷盆地发育区,主干水系连接着多个断陷盆地及坡立谷.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流域喀斯特地下水质量总体以Ⅲ类为主,水质超Ⅲ类的岩溶水点中,东部多,西部少,且暗河占比最大,岩溶泉次之,机井最小.主要污染源是工矿企业及城镇生活垃圾污染源,研究分析了污染影响因素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