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82.
以贺兰山岩画、云冈石窟等中常见的硅质胶结砂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变速率冻融后岩样进行称重、超声波测试和单轴压缩试验,探究了冻融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随冻融温变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冻融后岩石受载过程中的声发射和微震特征,揭示了温变速率对冻融后岩石内部不同尺度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随着温变速率增加,岩样冻融后的微裂纹增多,颗粒间联结强度减弱,峰值强度、弹性模量降低,破坏应变及损伤参量De、Dv增大;(2)冻融岩石受载过程中,微裂纹具有“初始压密―扩展孕育―急速扩展”的演化特征,宏观裂纹演化过程可分为“匀速扩展-急速扩展”两个阶段,其中宏观裂纹的急速扩展阶段还呈现出“孕育-扩展-再孕育-再扩展”的波浪式发展特点;温变速率越大,冻融后岩石受载过程中的微裂纹、宏观裂纹扩展越快,且更易于进入急速扩展阶段;当温变速率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微裂纹、宏观裂纹从加载开始即以较高速率扩展,直至岩样破坏;(3)微裂纹孕育阶段和加载全过程的声发射振铃相对增长速率,以及宏观裂纹匀速扩展阶段的相对时长、微震振铃相对增长速率均与损伤参量De、Dv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能够反映冻融循环对岩石的初始损伤作用;(4)冻胀力随温变速率增加而增大,导致不同温变速率冻融后岩样的初始损伤不同,这是引起冻融后岩石受载过程中裂纹扩展、声震特性出现显著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3.
讨论Einstein参数、谐振子强度、权重跃迁矩的平方、线强及吸收系数等分子光谱多数的定义,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计算上层大气辐射提供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84.
自1985年以来,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以及重建的500KW大叻核研究反应堆一直用于地质和环境样品的分析。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度可靠、效率高的特点,所以满足了越南国内地质调查的需要。本文概述了越南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应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铀和钍含量所取得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我国历史上箭竹开花及王朗自然保护区箭竹生长气象条件的研究认为,箭竹开花多在冬暖夏凉的年份;箭竹的生长量可由气象因素的变化来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大熊猫提供一定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88.
利用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实际观测资料和采用特征向量反演方法,研究了非红外遥感因子对红外遥感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的辅助作用。这些因子包括:微波探测通道、纬度、地形、表面高度、表面温度、表面气压等。试验结果表明,微波通道可以明显改善对流层中低层(800 hPa以下)温度和湿度的反演结果,对800 hPa以上没有明显的作用。划分纬度带有助于提高反演精度。在较平坦的地区温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远远小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而水汽反演误差对地形变化不敏感。增加附加影响因子对改善对流层中低层温度反演精度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对中低层湿度反演精度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89.
利用常熟地震台同场地观测的洞体应变仪、体应变仪、水管倾斜仪、垂直摆倾斜仪记录数据,采用小波变换与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检测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到47个球型基频振型(0S30S49)、15个环型基频振型(0T5—0T25)以及部分球型谐频振型,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理论频率值基本符合,表明检测结果较好。对比结果显示:水管倾斜仪检测球型振荡振型能力最强,垂直摆倾斜仪检测环型振荡振型能力最强;体应变仪可检测到清晰的环型基频振型,且信噪比较高;倾斜仪对自由振荡信号的检测能力优于应变仪。  相似文献   
90.
海上丝绸之路东起泉州,西至非洲和欧洲,横跨东南亚、南亚和东北非等地区,涉及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以及冈瓦纳构造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环境,导致了众多世界级矿床的形成。东南亚地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结合部位,经弧陆碰撞、陆陆碰撞形成了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铜金矿,红土型铝土矿,砂矿型锡矿,岩浆分异型镍矿和蒸发沉积型钾盐等优势矿产。伴随着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南亚地区先后形成斑岩型铜矿、岩浆型铬铁矿、BIF型铁矿、红土型、同生沉积变质型锰矿等矿产,东北非地区形成了VMS型铜金矿、造山型金矿、沉积型钾盐等优势矿产,西非克拉通形成了造山带型金矿、BIF型铁矿、红土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锰矿等优势矿产。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优势矿产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等特点,与我国的矿产资源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可以很好的服务"一路一带"建设,推动沿线国家矿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