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沙地人工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其更新途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蒋德明  卜军 《中国沙漠》1997,17(2):189-193
小叶锦鸡儿群落是科尔沁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具有代表性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之一,其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均趋于不断稳定和完善。根据小叶锦鸡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了不同龄级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动态,提出了生物量动态曲线模型。确定萌芽更新是该群落的主要更新途径,采取平茬措施可促进萌蘖,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平茬更新的适宜年龄级为6~8a。  相似文献   
602.
603.
本文根据1980年珠江口磨刀门河口航空遥感所提供的多光谱扫描图象和该区域海涂资源的分类设计方案、程序,应用IPOS/101数字图象处理系统进行图象增强、分类处理,得到分类图件,对珠江口磨刀门河口海涂、水下地形进行解译探索。同时根据实地踏勘,室内解译,将所得分类图件进行实地验证,其精度达86.2%,这就可直接为磨刀门河口工程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并且,比常规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604.
珠江口盆地是石油勘探的新区,至目前在盆地北坡钻了7口普查井,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尤其是珠5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为了配合盆地的石油勘探工作,人们对盆地的第三系地层开展了岩相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其中对于盆地的主要目的层——下第三系沉积环境的认识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605.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跃东  向钒 《地质通报》2007,26(2):231-240
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有层型剖面和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斜贯皖南中部台地的斜坡相沉积,还有极其丰富的构造形迹、岩溶、洞穴、温泉、瀑布、古火山、古冰川等地质景观。其中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以齐云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景观、以清凉峰为代表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和歙县鸡母山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分类探讨,叙述了地质遗迹的内容,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地质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开发价值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06.
运用常熟地方震群记录资料,讨论了常熟地方区域地震活动性规律;频次高、震级小,地震活动具有分段连续等特点,进而指出地震危险区及中强地震的先期特征。  相似文献   
607.
本文阐述了空间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空间聚类分析的形式化描述,分析了空间聚类分析的步骤:着重探讨了空间聚类分析研究的意义,认为空间聚类分析可以从空间数据集中发现实体的凝聚趋势、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等知识。同时,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作为其它空间数据挖掘方法的输人数据,做进一步的挖掘分析。  相似文献   
608.
沉积型软弱夹层成因分类及强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区为一沉积岩覆盖区。由于区内软弱夹层分布广泛,构成了影响坝肩、坝基抗滑稳定性的王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文章从软弱夹层的成因入手,认为区内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是夹层形成的基础,确定了夹层的成因类型;根据夹层分布、夹泥粒度组成,依据工程分类方法,将坝区夹层分为3种不同类型:粘泥型(Ⅰ1类),泥含粉粒碎屑型(Ⅰ2类)及碎屑夹泥型(Ⅱ类);分析了区内夹层夹泥的物理性质及表征区内夹层物理性质指标;通过分析软弱夹层强度特征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确定了能够表征夹层强度特征的物理性状指标W/Wp;在软弱夹层工程分类基础上,研究各类夹层的强度特征,表明综合物理性状指标W/Wp与强度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确定了不同类型夹层的W/Wp和强度指标的相关关系式。在上述相关关系式基础上,结合坝区内控制性夹层的物理指标,给定了其强度建议值。文章这种“成因-物理性质-强度特征”的研究方法及以此确定的不同类型软弱夹层物理性状指标和强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沉积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提供了一条捷径,对其它类型软弱夹层的强度取值也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9.
昔格达土混合填料最优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昔格达地层的沉积地质历史环境决定了昔格达地层的多旋回性及其泥岩的近饱和特性。因此昔格达土填料作为一种混合填料,具有与其它一般单一岩土填料不一样的工程特征。随着混合填料中各组分的变化,尤其是粘粒百分含量的变化,其含水量也将发生变化,对直接填料最优含水量的确定带来困难。而最优含水量的确定,既是路、坝基填方工程选料的需要,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需要。因此,填料最优含水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运用工程地质反分析的方法,从昔格达土的物理性质着手,通过对昔格达土混合填料工程力学性质特性与其含水量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昔格达土混合填料的最大干密度Pdmax、压实度及力学强度(c、Ф)值与含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而得到了昔格达混合填料的最优含水量,并且这个最优含水量与随机混合的昔格达土填料的天然含水量较为接近。由此得出具有稳定混合比的天然昔格达土混合填料适于用作路、坝基填料的结论。并为工程选料和施工质量检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10.
阿拉克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占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占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一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占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