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云南安宁水系沉积污染物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安宁是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的工业、矿业城市,是滇中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点.对安宁地区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尚停留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而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明确.为揭示安宁地区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本文以2019年采集的云南安宁地区水系表层沉...  相似文献   
362.
张林  吉勒克补 《贵州地质》2012,29(2):86-90,103
河南省登封市岩溶区,受人为采矿工程活动的影响,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区域岩溶含水层已遭受破坏,地表缺水严重,水文地质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2011年3月至4月在登封市岩溶区实施的抗旱找水打井工程为例,对区内的岩溶水赋存特征及规律作初步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找水布井方向。  相似文献   
363.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20  
祁连山七一冰川观测结果表明, 2001/2002年度和 2002/2003 年度冰川物质平衡分别为-810mm和-316 mm水当量, 冰面出现显著的减薄状态. 和过去的观测结果相比较, 20 世纪 70 年代为较大的正平衡, 年平均为360 mm水当量; 80年代年平均为4 mm水当量, 基本接近零平衡状态. 到近两年亏损强烈, 为所有观测资料中负平衡值最大的年份, 零平衡线也达到最高位置. 物质平衡出现较大的负值和零平衡线位置升高的状况, 强烈反映了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暖过程的响应. 如果气候变暖趋势继续, 冰川物质平衡负值将增大、冰面减薄和雪线的升高, 冰川将继续呈现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364.
喀斯特洞穴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涛  杨晓霞  石定芳 《中国岩溶》2012,31(1):99-106
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向来是医学、化学、核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喀斯特洞穴氡的来源(岩石、地下水)、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地质因素、洞体结构、洞内外气象参数)、氡浓度的测量(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及方法)、氡的危害、氡的防治(隔离氡气渗入途径、排风通氡、控制洞穴内停留时间减少吸入量、加强监测)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于喀斯特洞穴氡的形成机理、喀斯特洞穴氡测量标准的制定及有效剂量的估算、喀斯特洞穴氡的防治技术及员工的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65.
围绕长江大保护,笔者近年探索形成滨海盐碱地、长江滨岸湿地、沿江化工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和废弃矿山等5种类型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和应用成效:(1)探索形成南通滨海盐碱地"工程、结构、生物和农艺改良"等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了盐碱地水-盐运移环境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实现海水稻、玉米和油菜等系列农产品产业化,有效服务沿海地区盐碱地优质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2)提出江苏启东长江沿江湿地"生境优化、植物优选、多样性调控"综合生态修复技术,形成湿地休闲观光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湿地尾水深度净化区等三大生态功能区,修复成果取得较好生态与社会效益。(3)创新有机污染探测技术,查明某典型化工园区地下"隐性"污染,精确圈定主要污染物深度,明确以硝基苯、苯、苯胺等为主的污染物类型,提出了污染修复深化建议,得到当地市政府、环保部门采纳建议方案,有效支撑服务有机化工废弃场地再开发。(4)研发耐镉转基因特有植物材料与高效修复功能微生物,探索形成沿江高镉土壤微生物-植物互作修复模式,为下一步微生物改良剂研制和规模化修复奠定重要基础。(5)形成云南安宁磷矿尾矿堆场生态修复和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尾矿资源...  相似文献   
366.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类型多样.本文对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采集检测工作.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其分布,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变幅较大,变化于13.0℃ ~52.9℃之间,平均为22.2℃;pH值介于7.0~8.1之间,平均为7.4,总体呈中性水.Piper三线图显示其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  相似文献   
367.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 ①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② 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③ 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④ 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⑤ 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⑥ 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⑦ 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⑧ 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⑨ 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脱贫攻坚和国家地下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21支稳定的环境地质调查专业团队。  相似文献   
368.
龙溪沟伟晶岩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岩脉侵位于褶皱的三叠系地层中,岩石类型为花岗岩。为探讨龙溪沟伟晶岩脉源区、构造背景、成因机制等,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其SiO2含量为6646%7408%,Al2O3含量为1371%1907%,K2O 含量376%716%,富铝高钾,过碱指数[NK/A] 068083,里特曼指数(σ)185375,铝饱和指数(A/CNK)值109136,为过铝质富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系列(钾玄岩系列)。∑REE为706×10-65029×10-6,所有样品具有相似的平坦右倾海鸥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A型),LREE/HREE为221643,(La/Yb)N=10351240,具负Eu(024137,平均068)、负Ce异常(δCe=073095),显示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具明显的Ta、Nb负异常,Ba、Nb、Sr、P和Ti亏损;104×Ga/Al值变化于247435;CaO/Na2O值01028,均<03,表明伟晶岩岩脉源区物质应主要为贫长石、富粘土的泥质岩。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多落入碰撞后(板内)环境,属A型花岗岩中的PA(或A2)型花岗岩,岩浆起源于后碰撞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涌所携带的热量诱发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造成岩浆上侵就位,从而形成以地壳岩浆为主体,伴有地幔物质加入的龙溪沟伟晶岩岩脉(壳幔混合型)。  相似文献   
369.
基于自然村落长期的发展演化与生物进化过程的耦合性,从基因遗传视角分析传统聚落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借助人类聚居学理论、有机更新理论与景观基因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对川西林盘系统的演进特征与空间机理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目前林盘传统聚落正处于衰败与退化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对环境景观的直接破坏、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整体不均衡发展、农村经济重构及多元政策促进林盘形态无序扩张、社会发展与环境变化导致林盘传统功能丧失。1968—2018年,林盘聚落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具有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特点。总体上林盘聚落的边界都呈现扩张的特征,这导致相邻林盘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在空间上聚集性增加。通过对林盘特征基因的识别与重构,推导了4种林盘聚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分别为林盘特色镇、第一产业主导的农村社区、第三产业主导的农村社区以及林盘聚落。  相似文献   
370.
深水沉积环境复杂、浅层沉积物土质差异明显、重力流沉积多样,对深水海洋工程水下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二维/三维数字地震等方式能够识别出数百米的滑坡体,但是对于海洋工程上所关注的浅层海底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其分析能力有限。以南海北部陵水区块为例,通过船载多波束的后向散射成果、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重力活塞取样器(JPC)取样和碳14测年(AMS14C)等资料综合分析,对深水海底浅层重力流沉积的形成和分布模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船载多波束后向散射图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区域性重力流沉积区域,以及表层沉积物的变化,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能够精确地识别地层的纵向差异,JPC取样能够获取重力流沉积样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以上资料的综合分析,是准确识别、研究和认识现代重力流沉积体系的重要方法。研究区内最近的2期重力流沉积分别发生于5.5 kaBP左右和45 kaBP前,重力流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上陆坡区海底峡谷的活动引起的。最近的一期重力流事件中,先后发生了浊流沉积和块状搬运体(MTDs)沉积,MTDs沉积过程中会对下伏地层产生明显的冲蚀现象。在重力流沉积区进行水下结构物设计和施工时,应特别关注重力流沉积引起的地形坡度变化,以及地层中土质成分的差异,可能对水下结构物的安装和维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